丹东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09-25 丹东市统计局
丹东市统计局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全面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全力破解经济下行压力,以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为重点,狠抓任务落实,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0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9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7.8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547.4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412.1亿元,增长10%。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3.4:49.4:37.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20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8%。
 
2009-2013年丹东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其中,农业增加值55.5亿元,增长4.9%;林业增加值6.7亿元,增长4.7%;畜牧业增加值26亿元,增长4%;渔业增加值55.7亿元,增长5.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4.1%。
 
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0.4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含薯类)16.26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21万公顷,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例79.4:20.6。
 
全年粮食总产量95.9万吨,比上年增产7000吨,连续三年喜获丰收。其中,玉米产量55.4万吨,增长4.9%;水稻产量37.1万吨,下降2.9%;大豆产量1.1万吨,下降21.4%。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15万吨,增长0.2%;烤烟产量0.96万吨,增长13.5%;水果产量19.9万吨,增长1.8%;蔬菜产量110.4万吨,增长7.1%;草莓产量29.5万吨,增长6.8%;柞蚕茧产量2.45万吨,增长0.6%;板栗产量6.8万吨,下降24.4%。
 
2009-2013年丹东市粮食总产量
 
全年肉类总产量35.2万吨,比上年增长8.5%。其中,猪肉、禽肉类产量分别为11.1万吨和21.9万吨,分别增长4.9%和11.7%;牛羊肉类产量2.08万吨,下降1.6%。全年禽蛋产量15.9万吨,比上年增长5.7%;奶类产量3.05万吨,增长0.1%。猪年末存栏数82.9万头,比上年增长2.5%;羊年末存栏数40.8万只,下降6.8%;大牲畜年末存栏数16万头,增长1.4%。
 
全年水产品产量60.5万吨,比上年增长6.1%。其中,淡水产品产量14.3万吨,增长5.1%;海水产品产量46.2万吨,增长6.5%;海水产品产量中,贝类产量28.3万吨,增长1.8%。
 
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19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3%。拖拉机拥有量4万台,增长11.1%。农用运输车3.1万辆,与上年持平。化肥施用量21.8万吨,下降0.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5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6%。工业用电量63.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0.6%。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23户。
 
2009-2013年丹东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36%和17%;股份合作制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其他经济稳定增长,分别增长9.7%、8.5%、8.5%和9.7%。
 
按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2.7%;重工业增加值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轻重工业的比例为27.7:72.3,重工业拉动全市工业增长6.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4.4%,主导丹东市工业经济增长。
 
按行业划分,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9%,龙头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1%,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5.5%。
 
全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3.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下降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36.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下降2.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下降22.9%。
 
重点工业产品产量中,冷冻水产品产量7.3万吨,比上年增长4.8%;生产服装4175.2万件,下降18%;生产精制食用植物油19.9万吨,增长39%;生产粗钢20.4万吨,下降74.9%;化学纤维7万吨,下降3.5%;水泥240.6万吨,下降9.7%;钢材13.5万吨,下降42.9%;金属切削机床2205台,下降24.5%;汽车3.9万辆,下降1.8%;焦炭27.4万吨,下降32.6%。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708.7亿元,负债总计421.1亿元,资产负债率59.4%。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4.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利税总额104.4亿元,增长11.1%,其中,利润54.8亿元,增长14.1%;亏损企业亏损额4.9亿元,增长2.4%;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7.4%;完成出口交货值143.6亿元,增长7.3%。成本费用利润率4.32%,比上年提高0.28个百分点;全年资金周转次数3.86次,比上年减少0.1次。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7%。全市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243户,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6.9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330.2亿元,增长25.6%。安装工程产值21.6亿元,下降20.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04.9万平方米,增长13.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28.7万平方米,增长23.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0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2009-2013年丹东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1003.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5.8亿元,下降39.9%;第二产业投资379.4亿元,下降7.5%,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372.6亿元,下降4.6%;第三产业投资618.5亿元,增长42.7%。固定资产投资产业构成为0.6∶37.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