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4-09-25 鞍山市统计局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46.5亿元,比年初增加1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23.4亿元,比年初增加111.2亿元,比上年增长8.8%。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短期贷款730.1亿元,比年初增加118.2亿元;中长期贷款664.4亿元,比年初增加16.2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44.4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财产险收入16.7亿元,增长11.6%;人身险收入27.7亿元,下降2.1%。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金额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其中,财产险9.6亿元,增长23%,人身险9.0亿元,增长34.4%。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22所,普通高中35所,初中129所,普通小学576所,幼儿园1005所。
 
全年幼儿园在园幼儿73367人。普通小学招生29594人,在校生171415人,毕业生30180人。初中学校招生29537人,在校生85321人,毕业生30885人。普通高中招生15986人,在校生49840人,毕业生17974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301人,在校生18261人,毕业生5523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9881人,在校生37541人,毕业生9749人。研究生培养单位招生544人,在校研究生1424人,毕业生382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475人。
 
年末,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97户,比上年增加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471.6亿元,比上年增长41.2%。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81项,达到国际领先的5项,国际先进的20项,国内领先的39项。其中,应用技术成果81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2856件,增长1.5%;授权专利2055件,下降5.4%。签定技术合同204项,技术合同登记金额1.35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0亿元,引进海外研发团队16个。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艺术馆和文化馆9个,博物馆2个,公共图书馆9个,图书总藏量240.9万册。全年共组织140场大型文化广场演出。荣获国家级和省级金银奖作品12部(个)。全年出版报纸4种;出版期刊11种。
 
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含诊所)2074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52所;妇幼保健机构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2所。社区卫生服务街道覆盖率达100%。全市医院、卫生院总床位19018张。有卫生技术人员2024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025人,注册护士819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到168.4万人,共筹集资金6.0亿元,按农业人口总数计算参合率达到97.5%,县(市)农村大病保险开展率达到100%。年末,全市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435人。
 
年末,全市体育场、馆数量14个。体育健身小区数量1500个,比上年增加120个。全年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5项、9次。举办群众体育活动315项(次)。全年鞍山运动健儿在各项体育赛事中获得7项世界冠军、4项亚洲冠军和8项全国冠军。向省级以上专业队输送运动员14名。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3497468人,比上年末减少6116人。其中,市辖区人口1514179人。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748606人,农业人口1748862人;男性1765840人,女性1731628人,占总人口比重分别为50.5%和49.5%。18岁以下人口483354人,18-35岁人口787309人,35-60岁人口1550423人,60岁以上人口675882人。全年出生人口25632人,其中,男性13293人,女性12339人,出生率为7.32‰;死亡人口28290人,死亡率为8.08‰;自然增长率-0.76‰。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62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207元,比上年增长12.6%。
 
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51864人,比上年增长8.2%,征缴保险费49.7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24033人,增长2.3%,征缴保险费4.0亿元,增长3.8%;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53914人,下降0.1%,征缴保险费17.0亿元,增长18.0%;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04332人,增长3.8%,征缴保险费1.3亿元,下降6.3%;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67746人,增长4.9%,征缴保险费0.5亿元,下降12.0%。
 
年末,全市城乡低保对象总数为98079人。其中,城镇49284人,农村48795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466元/月;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240元/月。年末,社会福利机构有160个,社会福利机构床位数17181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8亿元,筹集公益金4806万元。
 
年末,全市新增实名制就业13.0万人,比上年下降4.5%。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7%,与上年持平。
 
十四、公用事业、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年供水总量31178万吨,比上年增长1.7%;城市用水普及率为100%。煤气供气总量15178万立方米,增长0.1%;天然气供气总量1311万立方米,增长127.7%;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5100万吨,与上年持平;城市用气普及率为100%。年末公交汽车运营数量1743辆;出租汽车5375辆。
 
年末城市实有道路长度622.0公里,比上年增长5.6%。城市人行道面积326万平方米,增长11.2%。城市桥梁44座。城市排水管道长度904公里,比上年增长1.4%。全年新建或改造城市主次干道15条。栽植乔灌木68万株;栽草坪9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162公顷;绿化覆盖率38.7%,比上年增长2个百分点。
 
全年空气污染指数Ⅱ级以上(优良)天数335天。其中,Ⅰ级(优)天数34天。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48毫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二氧化氮年均值为0.038毫克/立方米,增长22.6%;一氧化碳年均值为1.36毫克/立方米,增长10.1%;可吸入颗粒年均值为0.097毫克/立方米,增长12.8%。市区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3.3分贝,市区噪声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48.1分贝,城市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6.3分贝。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3.4%。关停、治理污染企业26户。全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为88%,垃圾处理率仍保持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