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09-22 呼伦贝尔市统计局
呼伦贝尔市统计局
 
(2014年3月27日)
 
2013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改革任务异常艰巨的严峻形势,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政府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发展战略,按照“调结构、扩总量、惠民生、强基础”的总要求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430.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56470元,可比价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07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682.17亿元,增长12.2%,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587.56亿元,增长12.1%,建筑业增加值94.61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485.31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7.9:47.1:35.0调整为18.4:47.7:33.9。
 
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662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再就业13518人,登记失业率为3.9%。
 
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151.1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04%,同比增加13.92亿元,增长10.1%。在地方财政总收入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原为“一般预算收入”)87.1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29%,同比增加7.79亿元,增长9.8%。全市地方财政支出314.02亿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09.93%,同比增加19.74亿元,增长6.7%。
 
二、农牧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263.07亿元,同比增长5.8%(可比价增速)。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05.88万亩,增长0.5%。全年粮食总产量120.12亿斤,比上年增产7亿斤,增长6.2%。在粮食作物中,小麦产量20.48亿斤,增长23.2%;玉米产量61.03亿斤,增长17.0%;大豆产量22.93亿斤,增长8.8%;马铃薯产量7.85亿斤,下降39.8%。粮食平均亩产299.42公斤,增长5.7%。
 
全市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1881.96万头(只),增长2.7%。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1700.66万头(只),增长8.7%;生猪存栏181.30万头,增长6.8%。全年牲畜出栏808.3万头(只),增长4.9%。牲畜出栏率42.9%,比上年增长0.8个百分点,其中生猪出栏111.03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1.9万头,增长1.7%;牛出栏62.5万头,比去年同期加13.2万头,增长26.8%;羊出栏628.6万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4万只,增长1.4%。良种及改良种牲畜1523.3万头(只),比上年减少44万头(只),减少2.8%。全市肉类总产量25.14万吨,同比增长1.4%,禽蛋产量4.13万吨,同比增长2.2%,牛奶产量120.93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0.0%。(见表1)
 
表1.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情况
 
造林合格面积完成4.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合格面积为2.05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面积为1.76万公顷。中、幼龄林抚育面积完成45.67万公顷。机电井278315眼(包括人饮井),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9.14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67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8.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7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44万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7万公顷。
 
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395.8万千瓦,增长3.9%,机耕地面积1873万亩,化肥施用量(折纯)25.06万吨,增长41.7%,农村牧区居民用电量3.25亿千瓦时,增长31.0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587.56亿元,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523.63亿元,增长13.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8.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6.9%;木材加工业增长15.9%;饮料制造业增长10.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4.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4.7%;食品制造业增长16.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4.7%。企业营销能力进一步加强,产销衔接水平良好,产品销售率98.0%。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见表2)。
 
表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建筑业增加值94.61亿元,增长12.6%。全市73户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01.38亿元,增长20.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52.27万平方米,增长11.0%。竣工房屋面积424.07万平方米,增长46.6%。房屋建筑竣工率为76.8%,增长25个百分点;全市建筑企业亏损11家。实现利润5.05亿元,增长104.5%。实现税金总额3.40亿元,下降27.2%。建筑企业亏损面为15.1%,比上年高出0.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72270元/人,比上年增加66618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1118.45亿元,增长20.0%。其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5.65亿元,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投资中,各类房屋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82亿元;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82亿元;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65亿元。
 
全市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80.03亿元(不含铁路、森工及乡村50万元以下投资),增长20.1%。其中,房地产企业开发完成投资107.98亿元,增长19.1%。商品房销售面积463.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04%,商品房销售金额159.5亿元,同比增长13.7%。
 
在限额以上固定投资完成额中,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单位投资501.1亿元,增长16.9%;按投资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71.66亿元,增长70.0%;第二产业投资538.52亿元,增长12.2%,其中,工业投资527.99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8.9%,增长10.8%。工业投资中,采矿业投资97.54亿元,下降27.2%。制造业投资完成341.08亿元,增长22.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89.37亿元,增长39.3%;第三产业投资完成469.85亿元,增长24.6%,其中,交通运输仓储业投资106.24亿元,增长40.8%;教育投资完成5.92亿元,下降15.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83.75亿元,增长47.9%。
 
五、国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