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7)
图9:2006-2013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
表132013年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标
年末数
比年初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1759.5
1.7
其中:单位存款
846.8
-3.5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826.7
9.3
其中:人民币
825.5
9.3
各项贷款余额
864.8
11.3
其中:短期贷款
382.6
6.6
中长期贷款
433.1
10.0
其中:个人消费性贷款(人民币)
29.2
65.7
年末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3家,从业人员72人。累计资金开户数61570户,银证转入资金20.0亿元,增长1.8%,新增资产总额0.9亿元,下降37.8%。全年营业收入5022.8万元,增长37.2%,利润总额2924.1万元,增长58.5%。
全年全市保费收入31.9亿元,增长3.9%。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0.9亿元,增长0.5%;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1.0亿元,增长11.1%。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普通高等学校1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1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18%。
表142013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人
指标
招生
在校生
毕业生
普通高等教育
2100
6168
1636
中等职业教育
5539
19119
5699
普通高中
23931
70197
19537
初中
27213
90376
37515
小学
20698
138105
29149
特殊教育
97
573
14
学前教育
20720
50558
19110
全年全市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212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69项、市级136项)。在国家级项目中,列入国家火炬计划1项,星火计划4项,富民强县计划1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1项;在省级项目中,列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项,火炬计划3项,星火计划16项,工业攻关计划3项,农业攻关计划1项,社会发展计划3项,成果推广计划8项,科技创新计划3项,软科学及基础平台建设计划3项,农村技术承包计划23项,强民富农计划4项。全年全市专利申请量119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13件。全年完成省级科技成果鉴定4项。全年有2项新技术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有2项新技术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创新企业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截止2013年末,全市累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6个,博物馆1个。全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新创作首演剧目1个;演出场次2648场,演出收入1171万元;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场馆2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总藏书46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043个,其中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9.2千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万人,每千人拥有病床4.2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2.5人。全市6县(市、区)全部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5%。村卫生室覆盖率100%、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达标率(县乡级100%,村级92%)。全年各县(市、区)的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均达到了90%以上。碘盐覆盖率达到99.2%,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6.2%,各种地方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市乡镇卫生监督站覆盖率达到100%。
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体育场馆4392个,体育锻炼标准达标人数达335533人。全年晋城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重大比赛中获金、银、铜牌分别为56枚、36枚和52枚(包括非奥运项目比赛)。全市销售中国体育彩票10390万元,比上年增长79.5%。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2013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30.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2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2.1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14‰;死亡人口1.25万人,死亡率为5.46‰;自然增长率为3.6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0.47(以女性人口为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