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9)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0126个,比上年末增加167个;其中医院632个。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0.4万张,比上年末增加0.4万张;其中医院9.6万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9万人,注册护士8.7万人。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19895.2万人次。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68.48/10万,死亡率1.20/10万。全市婴儿死亡率2.33‰,孕产妇死亡率9.45/10万。
体育: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6157个。全市共有优秀体育运动员1102人。获得国际性比赛奖牌25枚,其中金牌10枚,银牌9枚。获得全国性比赛奖牌120枚,其中金牌39枚,银牌41枚。
十三、资源和环境
土地供应:全年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4610公顷。其中,住宅用地1783公顷(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805公顷),工矿仓储用地449公顷,商服用地305公顷,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2073公顷。
水资源:全年水资源总量26.2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3.6%。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18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多蓄水2.94亿立方米。全市平原地区年末地下水平均埋深24.46米,地下水位比上年末下降0.19米。全年总用水量36.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4%。其中,生活用水16.3亿立方米,增长1.5%;生态环境补水5.9亿立方米,增长4.4%;工业用水5.1亿立方米,增长4.7%;农业用水9.1亿立方米,下降2.4%。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18.66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84%。
环境:全市污水处理率为84%,其中城六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6.5%,分别比上年提高1个和0.5个百分点。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根据垃圾清运量计算)为99.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市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年日均值分别为108微克/立方米、26.5微克/立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0.9%和5.4%;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为5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1%。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9%。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7.4%,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到40%,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6.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公报注释:
1.本公报中2013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与上年相比的增速为2013年初步统计数与2012年最终核实数(即北京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比较的结果。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划分标准仍沿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行业划分标准依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
3.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中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绝对数和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5.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据均包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亦庄园。
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7.邮电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
8.天然气供应总量不包含对燕山石化的供应量。
9.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0.医疗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等相关数据均不含部队医院数据。
11.优秀体育运动员人数是指在优秀运动队试训、在训和处于职业转换期并享受运动员津贴的运动员。
12.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是指平原地区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
1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按现价计算,下降率按可比价计算。按可比价计算,2013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20.55立方米。
14.公报中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计量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