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10-06 克拉玛依市统计局
201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契机,统一思想、不等不靠、打进攻仗、占制高点,全力推进“世界石油城”建设,大力实施“632”发展战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全市经济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3.5亿元(现价,下同),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39.5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109.0亿元,增长14.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59︰86.64︰12.77。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01亿元(现价,下同),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89亿元,增长7.4%;林业增加值1.11亿元,增长13.9%;畜牧业增加值1.41亿元,增长6.6%;渔业增加值0.05亿元,增长48.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55亿元,下降20.6%。
 
农作物播种面积16.49万亩,比上年增长6.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万亩,增长156.0%;棉花播种面积9.47万亩,下降14.2%;蔬菜类播种面积1.35万亩,增长98.7%。全年粮食产量1.25万吨,增长150.2%,蔬菜产量3.37万吨,增长67.5%。
 
全市牲畜出栏头数累计16.19万头(只),比上年增长3.4%。牲畜存栏数14.86万头(只),比上年增长4.9%,畜禽肉类总产量1.08万吨,比上年增长1.3%;牛奶产量0.82万吨,增长3.0%;禽蛋总产量0.08万吨,增长2.8%。
 
三、工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05.0亿元(现价,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0%。其中,中央石油石化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70.2亿元,增长4.7%,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0%。规模以上地方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4.8亿元,增长15.0%,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0.2%。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07.2亿元,比上年增长6.6%;实现利税总额424.0亿元,下降4.8%,其中,利润总额195.4亿元,下降13.5%。
 
四、投资和建筑业
 
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422.5亿元,比上年增长40.1%。其中,中央项目投资245.5亿元,增长26.1%;地方项目投资177.0亿元,增长65.4%。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0.8亿元;第二产业投资287.3亿元,增长24.4%,第三产业投资134.4亿元,增长89.9%。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77.7亿元,增长26.2%,其中,采矿业投资243.8亿元,增长28.5%;制造业投资23.1亿元,增长7.5%。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9.2亿元,比上年增长74.4%。房屋施工面积461.0万平方米,增长29.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85.3万平方米,增长21.9%。房屋竣工面积108.5万平方米,增长44.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9.6万平方米,增长31.2%。商品房销售面积196.6万平方米,增长109.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91.9万平方米,增长120.9%。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全部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143.9亿元,增长20.9%。竣工产值66.1亿元,增长10.7%。
 
五、邮电、交通、旅游
 
邮政业务总量5333万元,比上年增长8%;邮政业务收入6840万元,增长5%。电信业务收入65567万元。固定电话用户16.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4.9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4万户。互联网用户11.8万户。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2万辆(包括三轮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7.1万辆,增长16.0%。全市共有城市公交汽车513辆,城市公交线路38条。
 
全年旅游业总收入23.4亿元,增长25.1%。入境旅游人数4452人次。其中,外国人4240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212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51.8万美元。
 
全市旅游企业256家,其中旅行社16家;星级饭店16家(五星级1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10家、二星级2家);非星级饭店112家;景区景点29家;“农家乐”65家;滑雪场4家;其他旅游餐饮购物娱乐单位14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9823人。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
 
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0.2亿元,增长5.6%。按行业统计,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8.2亿元,增长12.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3亿元,增长0.4%。
 
从销售商品分类看,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5.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5.7%,金银珠宝类增长21.3%,日用品类增长22.7%,书报杂志类增长17.1%,通讯器材类增长17.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5%,汽车类增长15.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2%,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5.8%。
 
全年一般货物进出口额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7%,其中,出口2.1亿美元,增长50.9%;进口5.7亿美元,增长479.3%。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8%,拉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7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到83.9%。
 
七、财政和金融
 
地方财政收入8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8亿元,增长15.0%,其中税收收入58.4亿元,增长15.0%。在税收收入中,营业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20.0%、15.8%、13.3%、5.6%和1.6%。
 
地方财政支出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9.9亿元,增长13.8%。其中,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等民生支出增幅分别增长25.0%、22.2%、19.0%和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