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稳步增长。据公安统计资料:年末全地区户籍总人口215.45万人(性别比为100:104.2),比上年末增加3.11万人,增长1.5%。其中:农业人口178.19万人,增长1.4%;非农业人口37.26万人,增长1.9%。维吾尔族206.62万人,增长1.1%,其他少数民族0.52万人,增长15.6%。全年人口出生率23.52‰,上升4.1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4.45‰,下降2.8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9.07‰,上升6.94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78.17元,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792元,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542元,增长16.6%。
十二、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就业持续增加。年末全地区从业人员90.75万人,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57.4万人,增长13.5%;第二产业10.37万人,增长6.9%;第三产业22.98万人,增长0.7%。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占11.4%和25.3%。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年末从业人员9.21万人,增长10.3%;个体从业人员6.17万人,增长2.0%;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5万人次。
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全年全地区“七项”保险累计参保152.38万人,增长1.1%,共征缴基金11.76亿元,减少1.0%。其中,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9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9.5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6.7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6.8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7.78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分别参保92.42万人和3.17万人,参保率均达100%,基本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8.7万贫困人口越线,89个贫困村达到整村推进的验收标准。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95.56万人(城镇参保人员3.14万人),发放养老金1.05亿元,发放率100%。
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加快推进。全地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持续得到改善。全年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717例,为残疾人供应辅助器具1336件,新增残疾人就业再就业1215名。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和“爱心天使助学基金项目”,为2379名需要家庭照料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城乡残疾人家庭实施居家托养和帮助15名贫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完成学业。为2325户农村残疾人进行危房和70户贫困肢体残疾人家居无障碍环境改造。为3457名城乡肢体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主发放燃油补贴资金96.54万元。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180人。申报白内障无障碍县1个,县市社区康复示范站6个。
十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年全地区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29起,上升31.4%;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204起,死亡31人,同比分别下降4.24%和4.9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8人。
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361天(截止2013年12月31日),I级天数(优)3天、II级天数(良)73天,I、II级天数比例占21.1%,比上年下降37.5个百分点,被污染天数增多;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级别在“良好”以上。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1.23%。全社会用电量15.59亿千瓦时,增长22.8%,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7.78亿千瓦时,增长27.5%。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为PM10。昼、夜间区域噪声62.3db(交通噪声68.7db)比上年平均值区域噪声增加了2.7db(交通噪声增加了1.2db)。
十四、对口援助
对口支援成效显着。北京市、天津市和安徽省以及三峡集团通过对口援助项目、人才、技术等方面深入的支援与合作,增强和田自我发展能力。全年实施援助项目269个,援助资金26.28亿元,到位率99.7%,实际完成投资92.3%。广大援疆干部不辱使命,无私奉献,真情援疆,展现了良好风貌和高尚品格,让和田人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和援疆省市、企业的深情厚谊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注释:
[1]本公报中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和田统计年鉴-2014》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及建筑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农产品生产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4]根据2013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一般预算收入及支出调整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支出。
[5]为规范指标名称,将往年公报中的出游人数、旅游人数、旅游者统一为游客。
[6]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7]]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统一了城乡居民收入名称、分类和统计标准。国家和自治区在和田地区统一抽选了560户城乡居民家庭,直接开展调查。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城乡可比的新口径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保持年度可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地区农经局计算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再使用国家统计局和田调查队调查的和田市50户居民家庭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