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证券:全年股票交易额达到64.86亿元,增长52.25%。
保险:全市保险系统实现保费收入10.54亿元,增长16.68%。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3.36亿元,增长20.52%;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7.17亿元,增长14.96%。累计赔付支出及期满年金给付2.93亿元,增长50.78%。其中,财产险公司支付赔款1.53亿元,增长36.17%;人身险公司死伤医疗给付0.3亿元,增长7.01%;人身险公司期满年金给付1.1亿元,增长103.58%。
八、科学、教育
科技:全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83项,其中国家级19项,省级34项,市级30项;组织鉴定各类科技成果70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项。
教育: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和幼儿园1098所,比上年增加14所,在校(园)学生(幼儿)312042人,减少43192人。其中:高职院校4所,在校学生16703人,增加1078人;中等职业学校19所,在校学生17258人,减少109人;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高中24所,在校学生54800人,减少2470人;初级中学119所,增加1所,在校学生69632人,减少15841人;小学735所(教学点152个,特殊教育学校2所),减少17所,在校学生111605人,减少26630人;幼儿园196所,增加30所,在园幼儿42044人,增加78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初中入学率99.9%、巩固率99.97%、毕业率99.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0.4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01%。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机构2个,文物保护机构13个,乡镇文化站93个,图书馆4个。有广播电视台4个,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8.65%,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9.39%。
卫生:年末全市有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77个,床位7130张,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床位3664张;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5342人,其中临床执业(助理)医师5429人;每千人有医师2.98人,每千人有床位3.91张。全年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8789例,报告死亡4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481.56人/10万,死亡率0.22人/10万。
体育:全年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荣获奖牌11枚,其中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4枚。荣获一等奖6个、二等奖2个。荣获第一名4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1个。
十、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和救助、扶贫开发
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81.02万人,比上年减少1.04万人,人口自增率为5.31‰。其中,城镇人口58.54万人,乡村人口122.48万人,城镇化率达32.34%。
2013年年末常住人口及其构成
单位:万人
指标年末数比重(%)
全市常住人口181.02100
其中:城镇58.5432.34
乡村122.4867.66
其中:男性93.0851.42
女性87.9448.58
其中:0-14岁28.7315.87
15-64岁136.9475.65
65周岁及以上15.358.48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368元,较上年增加1971元,增长12.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180元,增长16.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6963元,较上年增加828元,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517元,增长25.86%。
新农宅和城镇保障性住房:全年新建新农宅示范点127个,建成新农宅2.82万户,改造农村危房3.05万户;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3.6万套,基本建成1.43万套,实施棚户区改造1500户。
社会保障:年末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2.6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7.63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1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88.1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统筹人员6.38万人,收缴失业保险费4458.71万元,领取失业金人数2925人,发放失业保险金1555.66万元。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46.21万人,参保率达99.0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社会救助: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达5.31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达19.91万人,农村五保供养1.01万人。年末全市有福利院2所,在院人数353人,民办养老机构2所,拥有床位350张。农村老年福利机构22个,全市各类养老机构拥有床位数2428张,在院人数1984人。
扶贫开发:全年实施扶贫开发项目8大类143项,落实扶贫专项资金1.36亿元,增加3948万元,增长40%。实施“下山入川”工程移民2.1万人,近三年累计达4.2万人。当年减贫9.91万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水资源总量14.19亿立方米,年末全市7座水库蓄水总量0.696亿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量减少26.7%。全年总用水量14.19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1.9%。其中,生活用水0.78亿立方米,下降7.1%,工业用水1.43亿立方米,增长5.1%,农业用水10.78亿立方米,下降14.2%,生态用水1.2亿立方米,下降11.8%。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372立方米,下降2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19立方米,下降9%。人均用水量784立方米,下降11.4%。
全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51.82万亩,其中,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10.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2.06%。
年末全市达到地表水III类功能区标准断面的比例为83.3%。
全市有环境监测站5个,环境监察机构5个,环境监测和监察人员111人。全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0天。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3.34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长0.299%,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城市集中供热面积719万平方米,增长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9%。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22.39%,提高0.29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