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7)
年末全省有艺术表演团体29个;文化馆55个,公共图书馆49个,博物馆22个,档案馆62个;广播电台4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7%,比上年末提高1.6个百分点;电视台9座,有线电视用户62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0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9%,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出版杂志406.4万册、报纸11331万份、图书1315万册(张),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图书381万册(张)。
年末全省有卫生机构1666个,床位2.95万张。其中,医院145个,床位2.36万张;卫生院405个,床位4306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56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4个。卫生人员3.6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21万人,注册护士1.14万人。
年末全省有优秀运动员331人,达到等级的运动员121人,其中,国家级运动健将7人,一级运动员29人,二级运动员85人。全年我省优秀运动员参加国内外比赛403人次,其中,在十二届全运会上夺得3金1银2铜6枚奖牌,取得了30年来的最好成绩。全年销售体育彩票6.3亿元。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77.7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71.45万人。按城乡分,城镇280.3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5%;乡村297.49万人,占51.5%。按性别分,男性292.6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0.6%;女性285.14万人,占49.4%。按年龄分,0-14岁116.2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0.1%;15-64岁421.78万人,占73.0%;65岁及以上39.81万人,占6.9%。全年人口出生率14.16‰,比上年下降0.1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13‰,提高0.07个千分点。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8.03‰,比上年下降0.21个千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48,比上年下降0.96。全省人户分离的人口[[12]]为73.35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3]]61.30万人。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9498.54元,比上年增长11.0%,增幅列全国各省(市、区)第2位。城镇居民人均年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4015.57元,比上年增长11.1%;人均经营净收入1696.71元,增长42.4%;人均财产性收入294.35元,增长2.2倍;人均转移性收入6124.36元,增长4.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539.50元,比上年增长9.7%。
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5]]6196.39元,比上年增长15.5%,增幅列全国各省(市、区)第1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347.46元,增长18.0%;人均家庭经营收入2570.33元,增长15.7%;人均财产性收入165.93元,增长74.2%;人均转移性收入1112.67元,增长5.2%。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060.19元,比上年增长13.5%。
年末全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6.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13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0.3万人,增加4.29万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12万人,增加1.07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8.93万人,增加8.77万人。全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43.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03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6]]参保人数89.7万人,增加3.5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1.61万人,增加5.46万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362.67万人,增加10.02万人。全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8.5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3万人,其中农民工0.41万人,增加0.02万人。全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2.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6万人,其中农民工5.95万人,增加0.41万人。全省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1.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06万人。
年末全省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2.5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2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40.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7万人。
年末全省实有贫困人口73.6万人,当年减少贫困人口21.3万人。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省森林面积[[17]]441.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1%。全省湿地面积[[18]]814.36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800.1万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496.09万公顷,天然林保护面积367.8万公顷。全年全民义务植树1500万株。
全年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632人,比上年减少1人。交通事故1065起,比上年减少33起,死亡532人,减少1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我省十大特色优势产业指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盐湖化工产业,有色金属产业,油气化工产业,煤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钢铁产业,轻工纺织业,生物产业。
[[5]]我省高技术产业包括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成药制造,生物药品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
[[6]]我省高耗能行业包括石油加工和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7]]我省资源类行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开采辅助活动,其他采矿业。
[[8]]限额以上批发业包括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及个体户;限额以上零售业包括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及个体户;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包括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饮业企业及个体户。
[[9]]邮电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
[[10]]3G是指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rd-generation,简称3G),3G移动电话用户是指报告期末在计费系统拥有使用信息、占用3G网络资源的在网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