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
全年平均气温为9.7~15.1℃,各县区较常年偏高1.0~2.3℃。年极端最低气温:川塬区为-11.4~-8.7℃,山区为-16.0~-11.2℃。年极端最高气温:川塬区为35.8~39.0℃,山区为30.6~35.3℃。全年总降水量为408.1~679.5mm,陈仓、扶风、岐山、凤翔、眉县偏少2-3成,其余县区接近历年平均值。总日照时数为1835~2057小时,各县区均接近多年平均值。全年宝鸡市主要气象灾害有:雾霾、沙尘天气、冰雹、高温、霜冻、暴雨、大风、干旱等,其中以“4.6”低温冻害、“7.22”暴雨、“9.12”冰雹灾情最为严重。全市气象部门共开展增雨防雹作业26次,发射高炮7008发,火箭弹464枚。
全年用水量7.3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0%,其中:生活用水量1.53亿立方米,增长5.1%;工业用水0.89亿立方米,增长4.8%;农业用水4.93亿立方米,增长2.0%。
全年实施渭河综合整治,新修加固堤防44.08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0平方公里。
全年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造林34.8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5.55万亩,封山育林12.8万亩,飞播造林6.5万亩。1392万亩森林资源得到全面有效管护。全民义务植树911万株。育苗面积1.76万亩。森林公园接待游客77.8万人次,森林旅游直接收入5540万元。全市森林覆盖率53.78%。
年末全市耕地保有量542.37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93.46万亩。全年投资沟道造地2.17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34万亩。
年末全市境内共有矿产地202处,发现各类矿种资源45种,其中列入陕西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种26种,矿区96处,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列全市前三位的矿种有:水泥用灰岩、磷、煤。全市共有各类采矿企业338户,共设置探矿权88个,全年勘察投入1.3亿元,勘察登记总面积2600平方公里。
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714起,比上年下降49.8%。事故死亡85人,下降44.8%;受伤214人,下降62.4%;经济损失1520.65万元,下降29.7%。
注释
1、本资料为初步统计数,表中“#”为其中项
2、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此公报个别数据与上年公报数据不衔接,均因按2012年统计年报最终核准数据调整。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量由于企业增减变动,统计口径有所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