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5亿元,增长45.9%;固定资产投资790.3亿元,增长34.6%。城镇与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674.67亿元,增长25.9%,房地产开发投资115.61亿元,增长125.1%。全年在建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144个,建成45个,完成投资330亿元。全年工业(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水利和城建投资分别达到362.8亿元、81.53亿元、35.2亿元和250亿元。全年共开工建设6座骨干水源工程(水库),解决农村47万人饮水安全,完成20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新增、改善、恢复灌面27.88万亩,治理病险水库25座,新增水电装机7.33万千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均有效灌面和保证灌面分别达到0.66亩和0.42亩。
图42009-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表6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五、国内、外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4.83亿元,增长13.9%。分行业看,批发业60.88亿元,增长15.5%;零售业83.28亿元,增长13.7%。
表72013年城乡消费品市场情况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35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7.6%。其中,出口总额20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1%;进口总额11479万美元,增长77.5%。居民消费价格有所上升。受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等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在监测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中,有5类上升,3类下降。其中,食品类上升幅度最大,达5.1%。
图52009-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跌幅度
表8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六、交通运输和邮政通信
2013年,全州着力“高速公路增量扩面、国省干线提等升级、农村公路通达通畅、水运发展破题提速、公交物流加快起步”五大重点,2013年实施高速公路项目9条,里程350公里(其中贵阳至惠水高速已于10月10日建成通车,黔南境内里程28公里);实施国省道改造项目7个,里程114公里,其中G321三都县城交通湾至苗龙场公路(里程7公里)已建设完成,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227公里,全州所有乡镇均全部开通客运班车,行政村通班车率达58.61%。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16228公里,比上年增长1.8%。
公路客运量达到11907万人,同比增长35.5%;货运量6751万吨,同比增长61.9%;客运周转量116.2亿人公里,同比增长60.1%;货运周转量120.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9.6%。
邮政电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2%。电信业务收入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年末电话用户266.55万户,同比增长7.77%,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6.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40.35万户。互联网用户26.17万户。
七、财政和金融
我州围绕“保民生、促发展、重绩效”,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依法理财,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增收节支,合理有序安排支出,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全年财政总收入122.02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其中公共财政收入73.22亿元,增长29.1%。财政支出229.38亿元,增长14.8%,其中,科学技术、住房保障、节能环保、国防、文化体育与传媒等方面的支出增长幅度较大,分别增长48.7%、37.3%、30.1%、28.8%、23.4%。
图62009-2013年财政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表92013年财政收支情况
金融业稳步发展。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783.12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个人储蓄存款468.15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各项贷款余额485.26亿元,比上年增长27.6%。
表102013年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
八、教育
2013年,全州扎实推进教育“9+3”计划和实施“4+2”教育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了全州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教育支出44.7亿元,同比增长12.09%。教育投入占2013年GDP的6.9%,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9.5%。
全州教职工数42267人,专任教师数37544人,其中:幼儿园教职工4773人,专任教师3157人;小学教职工17360人,专任教师16040人;初中教职工10240人,初中专任教师9677人;普通高中教职工6231人,专任教师5658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1569人,专任教师1379人;特殊教育教职工数154人,专任教师134人;普通高等院校教职工1940人,专任教师1499人。
表112013年教育事业情况
九、文化、广播电视、卫生和体育
2013年,全州完成了252732套“户户通”直播卫星设备入户的安装任务。60809套“村村通”直播卫星设备安装调试,农村电影公益放映任务20468场,观影人数达195.1万人次。全州一千瓦以上广播电视发射台安全播出73080小时。贵州交通广播95.2MHz顺利覆盖我州。全州广播电视被中央电视台用稿158条,贵州电视台用稿573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稿54条,贵州广播电台用稿337条。专题片《双肩背出鱼水情》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二等奖。组织州、县两级文化馆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乡镇文化业务辅导培训2000次、累计达1万余人;送文化下乡451场(次),观众达51.6万人次。深入推进文化馆免费为群众提供排练场地5000余天、辅导1万余人次,指导各级馆、站业余文艺团队1000余支,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全州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实现统一,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全州实际参合322.3万人,参合率97.81%,参合人数较上年净增了10.5万人,基本实现农村人口全覆盖。全年新农合资金共补偿584.03万人次,补偿资金10.61亿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75.17%,资金使用率达99.36%。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绩,全州传染病发病率稳定在较低水平。全年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2种,发病人较上年减少649人,发病率较上年下降了4.45%,甲肝、肺结核、伤寒、乙脑等重点传染病发病人数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5.45%、0.7%、9.52%、84.21%,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件,突发事件发生率较上年同期下降25%,死亡率较上年下降40%,处置率100%,妇幼卫生工作稳步推进。孕产妇死亡率19.96/10万,较上年同期下降39.10%;婴儿死亡率9.61‰,较上年同期下降15.48%;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3.71‰,较上年同期下降12.06%;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7.57%,较上年同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