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
台
台
101
92
91
201
67
54
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97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工资性收入2987元,增长44.2%;家庭经营性收入1978元,下降9.1%;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432元,增长1.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57元,增长4.9%,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035元,增长5.7%,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7%;衣着消费支出277元,增长12.1%;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支出306元,增长13.3%;医疗保健消费支出368元,下降5.2%;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363元,下降14.4%;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294元,增长16.2%;居住消费支出722元,增长12.5%;其他消费支出93元,下降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
表13:2013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耐用消费品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彩色电视机
电冰箱
洗衣机
移动电话
摩托车
台
台
台
部
辆
92
60
63
153
35
-7.1
-7.7
23.5
-11.6
-2.8
十二、人口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29.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87万人,农业人口375.34万人。常住人口310.40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2.70‰,比上年下降0.1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6.80‰,与上年持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0‰,比上年下降0.12个千分点。
表14:2013年全市人口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万人
‰
‰
‰
‰
429.21
310.40
12.7
6.8
5.90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成绩。全年各级财政用于节能与环境保护的财政预算支出为6.16亿元。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36.67%,比上年提高了0.83个百分点。全年工业、生活污水处理量4371.11万吨,处理率达70.26%,比上年提高7.09百分点,其中生活污水处理量为3582.844万吨,处理率为68.74%。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1840吨,较上年削减4.76%;氨氮化物排放量4555吨,较上年削减3.99%;二氧化硫排放量79599吨,较上年削减5.03%;氮氧化物排放量23253吨,较上年削减13.68%。节能减排成效显着,初步核算,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33%。
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大力加强。全年发生各类事故101起,比上年下降7.3%;死亡79人,比上年下降21.8%;伤138人,比上年下降12.1%;直接经济损失574.72万元,比上年增长26.1%。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148人,比上年下降35.1%。
总的来看,2013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奋力拼搏,全市经济发展克服了国际国内经济持续趋缓、外部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以及高温少雨的夏伏旱天气等不利因素,在发展基础薄弱、后发赶超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成绩来之不易,但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突出性的问题。一是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较小、大项目大企业少、新开工项目产能释放不足、招商企业落地步伐放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不牢;二是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增比进位”综合排位明显靠后。在下一步工作中,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重点突出“稳中求快、快中保好”总基调,大力实施“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发展战略,切实扩大投资规模,做大工业总量,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抓好精准扶贫和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一业振兴”;切实把全面深化改革贯彻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更加注重转方式和调结构,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和同步小康迈出坚实的一步。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全市卫生机构数为市卫生局提供。
(4)全市学校数和学生人数为教育局提供。
(5)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由市计生委提供。
(6)户籍人口为市公安年报数,常住人口为统计局抽样调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