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4-10-04 汕尾市统计局
 
全年累计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3宗,比上年下降5.7%。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52亿美元,下降55.8%。
 
全年接待过夜游客585.26万人次,增长12.0%,其中入境旅游人数3.63万人次,下降16.9%。在入境人数中,接待港澳台同胞3.62万人次,外国人53人次。全市旅游总收入82.04亿元,其中国内收入81.31亿元,分别增长13.2%和13.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180.02万美元,减少16.8%。
 
七、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7.33亿元,比上年增长9.3%。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26.07亿吨公里,增长13.5%;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06.96亿人公里,增长14.6%。全年完成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631万吨,下降19.2%。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5470公里,比上年增长12.5%。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50134辆,其中,私人汽车39742辆;民用轿车保有量24542辆,其中,私人轿车21182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2.83亿元,增长10.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含快递)1.67亿元,增长56.7%;电信业务总量21.15亿元,增长7.6%。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39.51万户,下降7.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90.8万户,增长18.2%。
 
八、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85.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8%。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118.64亿元,增长9.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40.33亿元,增长14.1%。各项贷款余额228.5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2.9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64.17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4.9%和18.3%。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75318万元,增长18.7%。其中,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48079万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7239万元,分别增长16.2%和23.4%。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29152万元,增长17.4%。其中,人身险业务赔付支出10117万元,财产险业务赔付支出19035万元,分别增长8.5%和22.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各级基础教育(含学前教育)招生15.58万人,比上年下降16.8%,在校学生54.92万人,下降16.4%。其中,学前招生3.76万人,在园儿童5.62万人;小学招生4.15万人,在校学生24.72万人;普通中学招生7.67万人,在校学生24.56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889人,在校学生4558人,毕业生170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4.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6.7%。
 
全年专利申请量1176件,授权量81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87件,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24件;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9个,其中1个获国家立项,2个获省立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6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纪念馆5个。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9.03%。有线广播电视用户40.14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1.3万户。《汕尾日报》全年出版报纸390万份。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26.8万册(件)。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688个,其中拥有医院、卫生院72个,医院、卫生院床位6399张,增长0.2%。各类卫生技术人员9347人,增长2.9%;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师4787人,注册护士2198人。全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乡镇卫生院47个,乡镇卫生院床位1772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854人。
 
全市体育运动员在国内各类比赛中获奖牌8枚。其中,在国家级各类比赛获铜牌1枚;省级各类比赛获金牌1枚、银牌2牌、铜牌4枚。至2013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11个,其中县(市、区)体育场馆6个。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563元,比上年增长11.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7807元,增长9.4%;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465元,增长13.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7.1%,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全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4元,增长12.9%;人均消费支出15323元,增长11.0%;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564元,增长7.8%。市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2.7%,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45.2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8.4%;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90.08万人,增长6.6%;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293.06万人,增长1.2%,其中城镇职工27万人,增长3.8%;参加失业保险15.02万人,增长3.2%,参加工伤保险16万人,增长8.2%;参加生育保险13万人,增长3.4%。
 
全年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收入13.84亿元,年末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6.35亿元,分别增长16.0%和17.8%。
 
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3906张,收养人员2160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863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67个。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3.1亿元,筹集福利资金3292.58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368.31万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538起,比上年下降10.0%;死亡152人,上升8.0%,受伤741人,下降20.3%;直接经济损失344.7万元,上升124.9%。其中,道路交通事故531起,下降9.7%;造成死亡140人,上升16.7%,受伤741人,下降20.3%。
 
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223,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4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10.01。
 
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98.62万人,年末户籍人口352.53万人。
 
全市水资源总量60.2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4%;平均降水量2077.3毫米,增长24.8%。年末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29250万立方米;全市总用水量10.99亿立方米。
 
单位GDP能耗下降率达5.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0.7%。全年全社会用电量37.74亿千瓦时,增长7.2%。其中工业用电量16.33亿千瓦时,增长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