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珠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珠海调查队
2014年3月28日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惠民生结合起来,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化解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增速逐季提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经济发展活力动力增强,为我市实现"蓝色珠海、科学崛起",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62.38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11亿元,增长5.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2%;第二产业增加值849.05亿元,增长11.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9.6%;第三产业增加值770.21亿元,增长9.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9.2%。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6:51.6:45.8调整为2.6:51.1:46.3。在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441.64亿元,增长10.3%,占GDP的26.6%。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0%,金融业增长12.0%,房地产业增长18.4%。民营经济增加值535.77亿元,增长11.1%,占GDP的32.2%。2013年,珠海市人均GDP达10.48万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69万美元,同比增长9.7%。
分区域看,香洲、金湾和斗门三个行政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3.93亿元、370.00亿元和238.45亿元,分别增长9.9%、12.2%和10.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3%。其中,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七类价格分别上涨2.9%、0.8%、0.7%、2.0%、1.1%、1.5%和4.7%;交通和通信的价格下降0.4%。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4%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税收收入145.03亿元,增长18.3%。在税收收入中,增值税39.97亿元,增长23.8%;营业税24.41亿元,增长4.9%;房产税6.54亿元,下降6.7%;企业所得税20.24亿元,增长30.0%。
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8.09亿元,增长16.9%。其中,教育支出51.10亿元,增长16.5%;科学技术支出11.65亿元,增长32.0%;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87亿元,增长37.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54亿元,增长3.1%;医疗卫生支出8.37亿元,增长2.7%;节能环保支出15.17亿元,增长20.2%;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九项民生支出合共153.08亿元,同比增长18.7%,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1.7%。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外需仍较疲软;消费市场亮点乏陈;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仍较大。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75亿元,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11.58亿元,下降1.1%;林业产值0.13亿元,增长5.4%;牧业产值12.63亿元,增长9.2%;渔业产值45.17亿元,增长6.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24亿元,增长3.7%。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7.95万亩,比上年增加0.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70万亩,比上年减少0.66万亩;甘蔗种植面积1.23万亩,比上年增加0.004万亩;油料种植面积0.39万亩,比上年减少0.1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0.75万亩,比上年增加0.42万亩。水产养殖面积44.68万亩,比上年减少7.48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4.14万吨,减产6.7%;甘蔗产量8.41万吨,增产12.3%;油料产量0.07万吨,减产28.8%;蔬菜产量14.25万吨,增产1.7%;水果产量6.90万吨,增产10.2%。
全年肉类总产量4.75万吨,增长5.5%。其中猪肉产量3.86万吨,增长7.8%;禽肉产量0.82万吨,减少4.5%。生猪饲养量92.80万头,增长14.7%。其中生猪存栏41.15万头,增长25.0%,生猪出栏51.65万头,增长7.7%。全年水产品产量27.46万吨,增长27.7%。其中海洋捕捞1.10万吨,减少2.1%;海水养殖3.18万吨,增长10.2%;淡水捕捞0.19万吨,减少5.1%;淡水养殖22.99万吨,增长16.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77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44.99亿元,增长11.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0.5%,民营企业增长16.1%,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增长8.7%,股份制企业增长16.4%,集体企业下降5.6%,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8.8%。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为319.14亿元,增长11.1%;重工业为425.86亿元,增长11.3%;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比例由上年的42.2:57.8调整为42.8:57.2。分地区看,香洲区、金湾区和斗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2%、13.2%和14.8%。
六大工业支柱行业增加值合计522.58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石油化工、家电电气、精密机械制造和电力能源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128.19亿元、34.01亿元、93.00亿元、166.44亿元、39.75亿元和61.19亿元,同比增长14.8%、11.0%、11.2%、7.4%、8.6%和0.8%。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0%,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0.9%,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下降6.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3%,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20.3%,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4.6%。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2%,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增长15.2%,石油及化学行业增长7.2%。装备制造业中,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及修理业、飞机制造及修理业、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7.2%、13.4%、-6.3%和17.5%;钢铁冶炼及加工业中,钢铁延压加工业增长15.2%;石油及化学行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1.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5%,橡胶制品业增长24.9%。
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9.2%,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11.0%,食品饮料业增长14.4%,家具制造业增长5.6%,建筑材料增长9.0%,金属制品业增长2.4%,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