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23.13亿美元,增长20.5%,占全市外贸出口总值的88.2%;加工贸易出口2.56亿美元,增长14.8%。
从经营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出口的主体,完成出口11.29亿美元,增长12.8%;私营企业出口11.1亿美元,增长29.7%;国有企业出口3.6亿美元,增长8.9%。
从出口商品看,在传统大宗商品出口中,水海产品及其深加工制品出口8.29亿美元,增长30.8%;机电产品出口4.92亿美元,增长20.9%;家具出口5.53亿美元,增长31.3%。
从主要出口市场看,美国52626万美元,增长8.0%;欧盟20783万美元,下降9.3%;香港18028万美元,增长10.7%;日本12487万美元,增长5.0%。阿联酋16181万美元,增长81.8%;马来西亚11260万美元,下降5.0%;非洲14286万美元,增长2.7%;东盟57786万美元,增长64.5%;澳大利亚11684万美元,增长41.9.%;印度10694万美元,下降2.3%。
全年签订利用外资项目9个,比上年下降25.0%;合同外资金额8106万美元,下降74.6%;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3183万美元,增长51.1%。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58.81亿元,增长7.9%。
全年货运总量15270.18万吨,增长8.1%。其中,铁路运输3179.91万吨,比上年减少2.10%;公路运输7799万吨,增长20.2%;水上运输2791万吨,下降8.3%。
全年旅客发送15875.57万人,增长6.2%。其中,铁路163.43万人次,比上年减少12.9%;公路15042万人次,增长9.9%;水运601万人次,下降41.2%;民用航空69.14万人次,增长33.7%。
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8006万吨,增长5.4%,其中湛江港集团有限公司7368.1万吨,增长0.9%;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5.18万标准箱,增长9.6%。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24.5万辆,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私人汽车20.67万辆,增长16.6%。民用轿车保有量13.27万辆,增长18.8%,其中私人轿车12.18万辆,增长20.2%。
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9.7%;其中通信业务总量增长8.5%,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5.9%。年末本地交换设备容量198.9万门,增加10.27万门,增长5.4%。年末本地电话用户75.1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48.75万户,乡村电话用户26.38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644.26万户,增加32.38万户。年末全市电话用户总数719.39万户,增加28.21万户。
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543.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6%;旅游总收入151.84亿元,增长22.4%。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518.58万人次,增长13.4%;国内旅游总收入151.84亿元,增长22.4%。接待境外游客人数19.03万人次,增长6.0%。其中,外国人8.67万人次,下降1.7%;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36万人次,增长13.5%。在国际入境旅游者中,入境过夜人数19.03万人次,增长6.0%。全年出境人数0.8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845.43万美元,增长21.4%。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173.39亿元,比年初增长13.8%,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157.99亿元,增长13.9%。
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中,单位存款658.49亿元,增长9.8%;个人存款余额1433.71亿元,增长14.6%,其中:储蓄存款1405.37亿元,增长12.8%。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27.29亿元,比年初增长15.0%,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198.24亿元,增长14.6%。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中,境内短期贷款570.57亿元,增长8.9%,境内中长期贷款582.19亿元,增长19.1%。
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33.79亿元,增长34.0%。
年末全市辖区内6家证券业金融机构,累计证券交易额1241.52亿元,比上年增长44.2%。其中,股票交易额1020.1亿元,增长34.7%。
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35家,全年保费收入41.41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65亿元,增长20.6%,占全年保费收入的28.1%;人寿险保费收入29.76亿元,增长21.3%,占全年保费收入的71.9%。全年各类保险赔付和给付支出13.82亿元,增长39.2%。其中,财产险赔款6.18亿元,增长25.6%;寿险给付和赔付7.65亿元,增长52.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研究生教育招生520人,在校研究生1413人,毕业研究生434人。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91万人,在校生7.40万人,毕业生1.78万人。全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招生5.90万人,在校生15.13万人,毕业生5.4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6.62万人,在校生19.84万人,毕业生6.76万人。普通初中招生11.92万人,在校生39.02万人,毕业生16.29万人。普通小学招生9.66万人,在校生55.06万人,毕业生13.09万人。特殊教育招生262人,在校生159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3.81万人。
年末全市县及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共26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49个。全年投入市级科技三项经费2673万元,比上年增长18.4%。民营科技企业115家;从业人员27300人。
全年组织实施市科技计划项目505项;全年获市级科学技术奖5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0项。全年申请专利量1488件,比上年增长29.3%,其中发明专利289件,增长9.9%;专利授权量1088件,增长20.8%。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4.6万元。全市共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8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30亿元,增长10.7%。
截止2013年底,全市拥有各类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65家;拥有广东省名牌产品36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5个;广东省着名商标98个;共有各类名牌商标称号的企业87家。
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19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1个。监督抽检产品1471种(批次),产品抽查合格率91.03%。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9.06万台件。全年完成产品认证企业524个。全市共建成地震台8个,地震遥测台网1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