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州电视台9座,有线电视用户23.1万户,增长2.6%,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8.9万户,下降5.3%;卫星接收32.2万户,增长4%;公共电视节目66.1万户,增长1.4%。
全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4个,省级62个,国家级传承人22人,省级44人。
年末全州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3271个,比上年增长3.5%。医院(卫生院)259个,比上年增长7.0%。其中,妇幼保健院(所、站)9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87个,村卫生室2369个。全州卫生技术人员12823人,比上年增长11.3%。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231人,比上年增长1.5%。全州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3317张,比上年增长6.5%。全州医疗卫生机构续建和新开工建设卫生基础项目262个,总投资5.08亿元,建设总规模20.95万平方米。乡镇卫生院204个,乡镇卫生院床位数4236张。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652例。全州实现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成立应急机动队37支,机动队员近200名,配有应急设备120余台件。
年末有体育场地1362个,体育馆23座,运动场21个,游泳池4个,各种训练房1314个,全州开展全民健身项目72项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70个,获得世界冠军7个,获得全国冠军5个。全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87.3万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耕地面积17万公顷,基本农田15.5万公顷。全州建设占用耕地0.03万公顷,补充耕地0.03万公顷。全年实施省以上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个,实施省以上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规模0.225万公顷。全州已发现矿种64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种,实施地质勘察项目(含续作项目)25个,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处,完成资源整合的重点矿区4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地址遗迹保护区8个。
全州平均年降水量1290毫米,总用水量14.5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498立方米,人均水资源4326立方米。实际监测的地表水断面中,达到III类标准的比重为100%。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5.2万处,水利工程投入资金8.3亿元,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0.3亿立方米。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2.7平方公里。
全州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31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5个。保护区面积23.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全州森林面积76.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9%,全州活立木蓄积3122.3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6%。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7万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7.3万公顷。
完成“绿色湘西”生态工程造林20424亩,其中新造10389亩,补植10035亩。吉凤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投入资金2200余万元,绿化高速公路17.7公里,完成造林3155.7亩。全州完成营造林18.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568.7万株,完成主要造林树种育苗1682亩。保靖白云山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审定,批准成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州共开展20个断面、4个饮用水源、15个土壤及降雨各类环境质量监测和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监测75家省重点监控企业、41家重点污染源监控企业。全面核查189家核与辐射技术利用单位的7枚放射源、227套射线装置运行情况。对34家涉重金属企业、56家涉危险废物企业、249家医疗机构进行专项整治检查。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577起,上升1%,死亡101人,下降3%。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24人,下降7.7%;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4人,下降36.4%;煤炭百万吨煤死亡人数6.33人,下降57%。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07起,比上年下降19%,,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3人/万辆,比上年下降21%。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州总人口292.1万人,增长0.8%。常住人口260万人,增长0.7%,其中城镇人口100.8万人,全州城镇化率为38.8%。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229.6万人,占总人口的78.6%。其中,土家族126.3万人,苗族101.4万人。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3.4‰,比上年上升0.09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8‰,比上年下降0.0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7.59‰,比上年上升0.12个千分点。
2013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66元,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9713元,经营净收入2397元,转移性收入3452元,财产性收入90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60元,增长12.4%。其中,工资性收入1696元,经营净收入2486元,转移净收入1031元,财产净收入47元。全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526元,其中食品支出3106元,居住支出2213元,衣着支出增长758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80元,其中,食品、居住和衣着分别为1163元、812元、295元。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3平方米。
全州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3所,比上年增长62.5%。农村居民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标准2495元/年,比上年增长24.7%。全州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83个,比上年增长10%。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7462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8898张。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255.3元,比上年增长11.1%,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8.4万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2.1亿元,增长3%;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11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25.9万人,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2.3亿元,增长35%。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3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0.7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0.02亿元。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3万人,比上年增长17.6%,失业人员再就业1.2万人,增长7.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3%,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6万人,下降2.3%;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6.9万人,增长0.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7万人,增长7.5%。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8.6万人,增长5.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8万人,本年新增人数4万。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20万人,增长11%;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4.7万人,下降0.1%;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4.7万人,下降0.1%;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0.05万人,增长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