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03-30 西宁市统计局
2014年,全市上下主动适应新常态,直面经济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谋求转换促进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动力,实现了经济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性发展局面。
 
一、综合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077.14亿元,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5亿元,增长5.4%,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1.2%,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60.73亿元,增长16.7%,贡献率为69.3%,拉动经济增长9.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78.66亿元,增长9.7%,贡献率为29.5%,拉动经济增长4.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3年的3.7:52.6:43.7调整为2014年的3.5:52.1:44.4。
 
全年人均GDP为47261元,折合美元为7694美元,增长12.4%。
 
2014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8%。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83.26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84.61万亩,下降1.0%;油料播种面积49.16万亩,增长1.3%;蔬菜播种面积32.93万亩,增长1.9%;中草药材播种面积1.67万亩,增长28.5%;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14.89万亩,下降2.7%;油料、蚕豆、马铃薯、蔬菜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21.3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6.2%。
 
全年生猪出栏45.58万头,下降3.2%;牛出栏21.25万头,增长0.9%;羊出栏68.47万只,增长5.1%;肉用家禽出栏108.64万只,增长15.4%。肉产量7.52万吨,增长4.7%;禽蛋产量10571吨,增长22.5%;牛奶产量14.92万吨,增长5.0%。
 
全年完成造林合格面积10488公顷;当年幼林抚育作业面积7000公顷;零星植树451万株;木材采伐运量3253立方米。
 
截至2014年底,全市931个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通电话;55.91%的村通有线电视;98.06%的村通自来水;55.70%的村通宽带。
 
三、工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76.85亿元,增长1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3】增加值406.80亿元,增长17.3%。
 
从轻重工业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90.60亿元,增长28.8%;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16.20亿元,增长14.7%。
 
从经济类型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307.76亿元,增长20.4%;国有企业完成69.73亿元,增长4.1%;外商及港澳台完成16.53亿元,增长24.1%;股份合作制企业完成5.53亿元,增长35.5%;集体企业完成0.62亿元,下降13.5%;其他经济类型完成6.64亿元,增长14.8%。
 
从行业分类看,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71.0%的五大行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84.85亿元,增长14.2%。
 
全年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19.76亿元,增长22.0%,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6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0.00亿元,增长23.0%。
 
截至2014年底,全市241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6.67亿元,增长15.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实际亏损16.60亿元,亏损企业71户,亏损面29.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76.61亿元,增长27.1%。其中,市属固定资产投资893.02亿元,增长27.4%。
 
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5.85亿元,增长59.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29.66亿元,增长30.0%,其中:工业投资477.97亿元,增长25.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01.10亿元,增长22.8%。
 
从投资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83.19亿元,增长26.5%;民间投资682.62亿元,增长27.1%;港澳台及外商投资10.80亿元,增长70.3%。
 
从房地产市场情况看,房地产开发投资246.86亿元,增长26.4%;房屋施工面积1808.27万平方米,下降1.6%;房屋竣工面积490.96万平方米,下降6.4%;商品房销售面积305.71万平方米,增长10.1%;商品房销售额175.89亿元,增长36.8%。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货运总量6221万吨,增长20.1%,其中:铁路458万吨,下降6.7%;公路5761万吨,增长22.9%;航空1.98万吨,增长1.71倍。货物周转量269.25亿吨公里,增长11.9%,其中:铁路160.91亿吨公里,增长8.3%;公路108.22亿吨公里,增长17.7%;航空0.12亿吨公里,下降0.7%。全年客运总量2232万人次,增长14.4%,其中:铁路444万人次,增长3.2%;公路1587万人次,增长17.2%;航空200.97万人次,增长20.3%。客运周转量91.10亿人公里,增长11.3%,其中:铁路39.42亿人公里,增长2.6%;公路22.08亿人公里,增长17.0%;航空29.61亿人公里,增长20.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35.85亿元,增长25.6%,其中:邮政2.75亿元,增长20.0%;电信33.10亿元,增长26.1%。年末市话用户64.44万户,下降2.7%,其中:住宅电话45.07万户,下降5.4%。移动电话用户277.91万户,增长0.7%。互联网用户42.24万户,增长9.1%。
 
六、国内外贸易和旅游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86亿元,增长13.3%。
 
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实现零售额376.53亿元,增长13.1%;乡村实现零售额36.33亿元,增长15.8%。
 
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97.82亿元,增长10.3%;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04.35亿元,增长14.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76亿元,增长7.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93亿元,增长6.2%。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8.5%;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2%;化妆品类增长14.0%;日用品类增长15.6%;五金、电科类增长7.4%;书报杂志类增长70.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7.8%;中西药类增长31.4%;家具类增长12.8%;通讯器材类增长5.9%;汽车类增长21.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3%;其他类增长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