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5-03-26 孝感市统计局
 
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13.55亿元,比年初增加209.43亿元。其中,单位存款461.57亿元,比年初增加38.93亿元;个人存款1092.37亿元,比年初增加141.7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85.56亿元,比年初增加126.4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53.67亿元,比年初增加46.77亿元;中长期贷款418.63亿元,比年初增加75.56亿元。
 
全市保险行业保费收入3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财险保费收入8.14亿元,增长21.5%,寿险保费收入27.69亿元,增长8.6%。赔款给付支出7.84亿元,增长55.0%,给付率21.9%,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共有幼儿园484所,在园儿童11.78万人;小学473所,在校学生23.91万人;普通中学218所,在校学生17.57万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100%,高中阶段升学率达到91.1%。2014年利用中央专项资金新、改建幼儿园共31所,新、改建校舍建筑总面积51290平方米。
 
科技工作成效显着。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51.56亿元,增长11.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3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25家,总数居全省第四位。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9项,获得无偿资助5015万元。其中获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5项,为历年来最多。工业、社会发展领域连续2年获重大专项支持,农业领域连续3年获重大专项支持。全市全年完成专利申请185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25件。8项科技成果获得湖北省2014年度科技奖。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取得新进展,开工建设市文化中心,改造完成市体育中心,建成30个村级文化广场。孝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第11届中华孝文化旅游节,承办重阳与亚洲孝道文化国际论坛。应城、安陆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举办各类征文活动98次,全年共捐赠图书15000多册,援建基层图书室100多个,3个家庭被授予首届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组织专业剧团参加全省第二届地方戏艺术节,湖北实验楚剧团参演的新创作小戏《妈妈呀妈妈》和应城楚剧团创作的小戏《书屋的春天》分获优秀剧目奖和剧目奖,演员获得两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
 
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组织开展了迎春长跑、“樱子杯”足球联赛、“时尚假日”系列体育休闲活动、全市广场健身舞大赛、“草根杯”篮球联赛、2014世界篮球明星赛(孝感站)、2014“武林风”WLF环球拳王争霸赛(孝感站)等体育比赛活动。
 
卫生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23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7个,乡镇卫生院114家,门诊部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31个,其他卫生机构58家。全市共有医生0.78万人,病床1.88万张,每千人拥有医生1.61人、床位3.86张。全市在职卫生工作人员2.90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3万人,占卫生工作人员的73.4%;执业(助理)医师0.78万人、注册护士0.85万人,医护比例为0.92:1。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91元,比上年增长9.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97元,增长11.9%。
 
就业、社保事业稳步推进。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3万人,救助困难群众34万人次。“五项社保”[6]实现增覆扩面,新增参保人数9.3万人。城镇职工和居民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3个和1.5个百分点。新改扩建农村福利院21所,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房4.4万套,建成1.96万套,改造农村危房4126户。
 
十一、安全生产、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711起,受伤414人,死亡100人。其中交通事故死亡89人,火灾事故死亡2人,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9人。直接经济损失2135.66万元,增长1.5%。
 
全年争取国家和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18个,建设总规模3.06万公顷。全年共开展执法巡查7382次,发现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683件,制止512件,立案查处82宗,较好地发挥了事前防范作用。
 
生态环境治理得到加强。全年植树造林17.1万亩,森林覆盖率18.7%。投资9.3亿元实施减排项目113个。开展机动车尾气监测和环保标识化管理工作,淘汰老旧车和黄标车6955台。开展工业企业污水达标排放行动,府、环河流域沿线42家国控企业污水全部达标排放。对全市244个水、大气、噪声、酸雨、土壤监测站点进行了实时监测,对全市48家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实现了在线监控。全市创建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41个、全省生态旅游景区4个、全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基地2个。争取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4个纳入了国家环保部、省环保厅项目库。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推进“五个跨越”、建设“五个城市”:指市委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个湖北”建设新任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产业跨越、城镇跨越、文化跨越、动力跨越、民生跨越,加快建设经济强市、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华孝文化名城、创新城市和人民幸福城市。
 
[3]全市常住人口是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
 
[4]全市劳动生产率为地区生产总值(以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5]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为市统计局统计数,非省局反馈认定数。
 

[6]五项社保: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种社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