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文化中心“六馆”建设稳步推进,一批区(县)文化场馆和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相继建成。新建公益电影固定放映场所50个,放映公益电影9216场次,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3700余场次,惠及各族群众482万人次。新增自治区级、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6家。
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达1723个,比上年增长2.4%,其中:医院14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4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1个,其他卫生机构2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76万张,增长6.4%,其中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70万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10.4张。卫生技术人员3.38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30万人,注册护士1.44万人;全年总诊疗2211万人次。
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冰上运动中心场馆项目全面建成。为16个乡镇、109个社区、34个小游园配建公共体育设施,建成乌鲁木齐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米东区体育公园。在自治区第十三届运动会上,乌鲁木齐市代表团取得总成绩、金牌总数、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在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一等奖16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和2014年公安人口年报资料测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5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7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55元,比上年增长1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3335元,增长1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8.9%,实现创业带动就业1.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6%。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2万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607人次,“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净增8.6万人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9%。年末全市参加养老保险110.95万人,比上年增加3.5万人;医疗保险114.61万人,增加3.29万人;失业保险76.64万人,增加1.5万人;工伤保险76.02万人,增加1万人;生育保险65.7万人,增加1.45万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6%。连续10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养老金达2376.6元。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达1320元。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月380元和195元,全年发放低保金1.17亿元,支付医疗救助金5320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市建成区面积412.26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5.4%,其中:居住用地141.59平方公里,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27.88平方公里,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63.91平方公里,公用设施用地20.79平方公里,工业用地75.51平方公里。
2014年,全市绿化覆盖面积2.6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9%,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46万公顷,增长7.4%。绿化覆盖率达38.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绿地率35.4%,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年城市供水总量2.99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1%,用水普及率99.96%;天然气供气总量29.57亿立方米,增长27.9%,燃气普及率99.85%;供热总量6722.46万吉焦,增长3.7%,供热面积948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7093万平方米,增长5.6%。
2014年,全市道路长度2158.97公里,增长6.0%;道路面积3101.26万平方米,增长6.4%;桥梁172座,增长14.7%,其中立交桥53座,增长26.2%;路灯盏数12.71万盏,增长5.2%。
全年道路保洁面积2682万平方米,增长9.9%;生活垃圾清运量136万吨,无害化处理量125.97万吨,增长4.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2.42%,提高0.93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和更新公交车303辆,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19标台,增长11.8%,出租车数量达12388辆,增长1.3%。新开通(优化)公交线路16条,新增公交站点118个,改造规范公交站点1215个,中心城区公交线路实现智能化调度全覆盖。
“煤改气”成果得到巩固,全年投资122亿元实施16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完成了4家公用电厂、5家自备电厂脱硝和脱硫除尘设施改造升级,完成了5家重点企业污染治理项目,完成了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冷凝改造1600蒸吨,改造老旧供热管网337公里。实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60万平方米、供热计量改造1058万平方米。关停污染企业300家,实施清洁能源改造企业119家。首府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10天,优良率达85%。
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死亡率为0.058;工矿商贸企业十万就业人员事故死亡率为3.26;煤炭百万吨煤死亡率为11.8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68。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医疗卫生机构数不含兵团、武警、军队驻乌医疗卫生机构。
4、科学技术资料为乌鲁木齐地区、不含兵团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