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5-04-30 贵阳市统计局
 
全市自来水厂8个,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114.45万立方米/日,供水管道长度达到3965.60公里。全年供水总量28156.37万立方米,售水总量21561.01万立方米,其中公共服务用水3876.92万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12835.29万立方米。
 
液化气用户20.5万户,液化气供气量4万吨。天然气用户数⑾68.15万户,其中家庭用户67.75万户;天然气供气总量13902万立方米。
 
全市15个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71.65万吨/天,其中市区污水处理厂7座,市区污水处理能力64万立方米/日,市区排水管道长度2183.15公里。
 
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完成全市60万户天然气置换;187家重点餐饮企业完成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已完成65座加油站和109辆油罐车的改造;加强93个重点非煤矿山扬尘污染管控。南明河水环境二期综合治理完成沿河截污大沟防渗处理和截污管道更换32公里,清除河底淤泥93万余方,改造排水口255个,南明河整治河段劣V类水质的比例从51%下降至17.4%,有效改善了南明河水质。淘汰落后产能96.4万吨(其中水泥50万吨、铁合金1.2万吨、炼铁44万吨、铜冶炼1.2万吨)。拆除全部24户企业落后产能,实现节能量约20.2万吨标煤,等效减排二氧化碳48.48万吨,腾出土地面积约28.6万平方米以上。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植被恢复营造林15.39万亩,市县森林植被恢复费营造林2.77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造林2.01万亩,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12783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3007公顷,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3105公顷,建成区绿地率42.7%,建成区绿地覆盖率4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2平方米,森林覆盖率45.0%。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⑿4.56,全年空气质量为优和良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86.0%,市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73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2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31毫克/立方米;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48毫克/立方米。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全年平均气温14.7℃,全年相对湿度83%,总降水量1561.90毫米,日照时数956小时。
 
十二、人民生活和劳动就业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61元⒀,比上年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人均消费性支出19501元,比上年增长17.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3%;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16.8%。每百户居民拥有的家用汽车和移动电话机数量分别为19辆和202部。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826元⒀,比上年增长12.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724元,比上年增长9.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9%;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占生活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9.9%。
 
住房面积继续增加。年末,全市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4.20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0.2%;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4.70平方米,增长12.0%。
 
全年城乡统筹就业人数达24.30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10164人,比上年增长17.0%。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数31771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1.12万人,比上年增长3.9%。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4%。
 
十三、人口、社会保障和服务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455.60万人,年平均人口453.90万人。年出生率10.47‰,死亡率4.99‰,自然增长率5.48‰,城镇化率达73.2%。
 
全市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6.00万人,比上年增长8.7%,其中在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22.86万人,比上年增长9.0%,离退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3.14万人,比上年增长7.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82.09万人,比上年增长0.1%;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1.23万人,比上年增长4.9%;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0.20万人,比上年增长3.3%;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89万人,比上年增长1.1%;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02.80万人,比上年增长1.9%;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86%。
 
全市城乡各级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共142个⒁,有床位12884张,年末收养人员3796人;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434个,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10834个;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达11.73万人,其中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46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27万人;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总人数达到16212人;全年民政部门直接接受社会捐赠款759.30万元,受益人数达6113人次。
 
十四、安全生产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180人,比上年下降4.8%。全市工矿商贸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7起,死亡16人,同比分别下降58.8%和23.8%。
 
注释:
 
⑴公报中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⑵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当年价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⑶居住类价格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住房租金、自有住房和水电燃料等价格。
 
⑷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及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⑸十大工业行业分别是:食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⑹六大特色支柱产业分别是:磷煤化工、铝及铝加工、特色食品、烟草制品、现代医药、装备制造业。
 
⑺工业园区指南明临空经济区产业园、云岩产业园、花溪产业园、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乌当医药食品新型产业园、白云铝及铝工业基地、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观山湖电子商务和现代制造业产业园、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修文产业园、清镇经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