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04-29 湘潭市统计局
2014年,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形势,湘潭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市经济平稳运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5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0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900.6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538.0亿元,增长12.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5968元,增长10.1%。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8.4:57.3:34.3,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1%,比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0%,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57.5%和39.0%。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048.2亿元,增长12.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7%,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二、农业
 
第一产业中,农业实现增加值65.7亿元,比上年增长5.0%;林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7.9%;牧业增加值47.3亿元,增长2.1%;渔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7.5%。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16.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0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1.3千公顷,增加3.3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9.5千公顷,增加0.8千公顷。
 
全市粮食总产量150.5万吨,比上年增长2.6%;油料产量2.3万吨,增长18.0%;水果产量7.6万吨,增长13.3%;蔬菜产量182.4万吨,增长5.5%。全市出栏生猪572.8万头,增长2.0%。
 
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平方公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3座;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53.3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53.3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7%;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5%和28.5%。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
 
在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工业产品中(134种),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76种,占产品总数的比重为56.7%。其中,水泥886.9万吨,比上年增长10.9%;钢材669.1万吨,增长2.0%;交流电动机692.7万千瓦,增长7.0%;风力发电机102.1万千瓦,下降0.2%;汽车16.1万辆,下降7.4%;发电量87.6亿千瓦时,下降0.7%;起重机械2.4万吨,增长1.5%;燃具212.5万台,下降3.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79.6亿元,比上年增长8.2%;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68.0亿元,增长4.0%。分经济类型来看,国有企业亏损1.9亿元,亏损额比上年增加1.4亿元;集体企业实现利润0.6亿元,下降17.3%;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54.9亿元,增长8.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8.7亿元,下降4.5%。规模以上工业大类行业中,利润总额居前五位的是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实现利润8.9亿元、5.6亿元、5.2亿元、5.0亿元、4.7亿元。
 
全市建筑业增加值82.2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0.4亿元,增长32.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12.3万平方米,下降2.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04.2万平方米,增长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0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432.1亿元,增长9.0%;非国有投资1071.3亿元,增长30.9%;民间投资980.4亿元,增长28.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5.2%。分投资方向看,民生投资76.4亿元,下降3.3%;生态投资43.6亿元,增长43.7%;基础设施投资383.1亿元,增长38.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8.3亿元,增长60.9%;技改投资803.0亿元,增长20.2%。
 
全市施工项目共计2826个,本年投产项目1946个。亿元以上项目179个,完成投资311.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0.7%。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住宅投资107.0亿元,增长23.0%。商品房销售面积185.7万平方米,下降23.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72.8万平方米,下降20.9%。商品房销售额74.1亿元,下降19.0%。其中,住宅销售额63.9亿元,下降20.0%。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分经营地看,城镇零售额385.4亿元,增长12.1%;乡村零售额64.6亿元,增长18.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75.1亿元,增长12.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4.9亿元,增长14.4%。
 
限额以上法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2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分商品类别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19.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5%,日用品类增长21.7%,书报杂志类增长39.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8.5%,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45.0%,汽车类增长19.7%。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2%。
 
六、对外经济
 
全市全年进出口总额23.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2%。其中,出口13.3亿美元,增长35.9%;进口10.4亿美元,下降38.4%。分重点商品看,矿产品进出口9.0亿美元,下降26.2%;金属及其制品进出口4.6亿美元,增长66.4%;活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出口1.7亿美元,增长47.1%;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进出口1.3亿美元,下降12.0%;食品、饮料等进出口额1.2亿美元,增长42.0%。
 
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8%。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3个。实际引进境内省外资金209.5亿元,增长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