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面对极其复杂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按照“调中求进、变中取胜、转中促好、改中激活”的总要求,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强支撑、控风险、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势头,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0.92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3.52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91.30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6.10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4.7:44.3:31.0调整为23.6:44.9:31.5。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5352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其中:食品类上涨2.7%;居住类上涨1.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4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1%。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79亿元。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8.72万人。全年外出务工人员242万人,增长3.0%。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7.8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5.08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4.5万人;全年共有3691人领取失业保险金。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72.9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99.58千公顷,增长1.42%。油料种植面积273.80千公顷,增长0.11%。棉花种植面积3.93千公顷,减少5.56%。蔬菜种植面积102.20千公顷,增长1.51%。
全年粮食产量640.87万吨,比上年增长1.83%。其中,夏粮397.44万吨,增长3.84%;秋粮243.43万吨,下降1.28%。油料产量101.12万吨,增长1.6%。棉花产量0.36万吨,下降8.43%。
全年肉类总产量78.09万吨,比上年增长3.65%。禽蛋产量29.00万吨,下降1.06%。奶类产量6.32万吨,增长1.52%。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282.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9%。农用拖拉机55.81万台,农用运输车8.93万辆。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85.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6.25万吨,增长2.71%。农村用电量17.12亿千瓦小时,增长3.9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607.17亿元,比上年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9.15亿元,增长10.5%。其中,轻工业增加值274.7亿元,增长13.2%,重工业增加值234.5亿元,增长8.7%;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长12.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8%。
规模以上工业中,37个工业行业有26个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9.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6.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39.8%,汽车制造业增长35.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0.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8.6%,金属制品业增长27.6%,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17.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0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利润总额151.09亿元,增长9.5%;税金总额65.26亿元,增长2.8%。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4.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全市建筑业实现总产值357.83亿元,增长11.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7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固定资产投资1112.35亿元,增长19.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13.03亿元,下降20.1%;民间投资987.26亿元,增长2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8.06亿元,增长14.8%,第二产业投资605.92亿元,增长30.2%,第三产业投资468.37亿元,增长8.8%。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6.35亿元,增长17.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7.90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商品房销售面积735.67万平方米,增长28.1%;商品房销售额228.93亿元,增长37.3%。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按城乡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49.7亿元,增长13.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62.5亿元,增长12.8%。按行业统计,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28.2亿元,增长12.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84亿元,增长13.8%。
全年进出口总额400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进口额7484万美元,下降11.0%;出口额32577万美元,增长37.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3792万美元,增长11.4%。引进省外资金204亿元,增长16.9%。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旅客运输量1.73亿人,比上年增长1.5%,货物运输量1.14亿吨,增长8.5%。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74.6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8.0%,货运周转量365.31亿吨公里,增长9.7%。年末全市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44.5公里。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收入54.04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6亿元,邮政业务总量5.04亿元。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2%。旅游总收入106.5亿元,增长25.6%。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22个,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4处。全市共有星级酒店35个,国际国内旅行社22家。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13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65亿元,增长19.1%。全年税收收入62.52亿元,增长18.7%,其中,增值税(地方25%部分)增长3.5%,营业税增长24.1%,企业所得税(地方40%部分)增长34.1%,个人所得税(地方40%部分)增长10.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0.20亿元,增长13.5%。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1.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10.0%,教育支出增长10.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8.0%,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7.1%,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9.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2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