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5-04-26 大同市统计局
 
七、对外经济贸易
 
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481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出口30235万美元,增长40.7%;进口17937万美元,下降31.9%。
 
全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家。外资实际到位1815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3%。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2541.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49.3公里。全市公路密度88.9公里/百平方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45.33万辆,比上年增长10.6%。其中,新注册汽车5.94万辆,增长3.6%;个人汽车41.37万辆,增长12.5%。年末载客小型车保有量29.67万辆,比上年增长18.2%。其中,个人载客小型车27.77万辆,增长20.3%。年末轿车保有量20.51万辆,比上年增长19.1%。其中,个人轿车19.39万辆,增长21.5%。
 
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1.80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9.21亿元,增长3.6%;邮政业务总量2.59亿元,增长3.6%。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444.02万户,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固定电话用户43.8万户,下降11.3%;移动电话用户400.22万户,增长16.2%。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51.76万户,比上年下降1.3%。3G用户达到92.6万户,比上年增长7.0%。全市邮政局所140个,邮路总长度2898公里。订销报纸4123.2万份,下降4.3%;订销杂志216.1万份额,增长7.8%;国内函件61.4万件,下降69.7%。国内包裹7.53万件,下降22.7%。
 
全年全市旅游总收入2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36.5亿元,增长22.6%。全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275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9%;接待入境海外游客6.1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519.8万美元。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税收收入80.09亿元,增长4.1%,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9.4%、22.0%、17.0%、16.2%、26.5%。
 
全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2.11亿元,比上年下降4.6%。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9.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0.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9.0%。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77.82亿元,比年初增加23.03亿元,比年初增长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32.75亿元,比年初增加81.85亿元,比年初增长8.6%。
 
年末全市共有注册保险机构31家。全年全市保费收入40.72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24.26亿元,增长9.0%;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6.46亿元,增长9.9%。全年全市累计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6.92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寿险业务给付6.99亿元,与上年持平;财产险业务赔款9.13亿元,下降6.55%。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全市共申请专利760件。其中,发明专利207件、实用新型专利378件、外观设计专利175件。全市共授权专利419件,其中,发明59件、实用新型321件、外观设计39件。全市共获2013年度省级科技奖项22项。科技进步类奖1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省级农村技术承包奖7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年末高新技术企业17家。其中,国家级创新企业1家,省级创新企业9家。
 
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1.08万人,在校生人数2.56万人。其中,职业高中招生5973人,在校生人数1.39万人。全市基础教育招生人数12.85万人,在校生人数44.79万人。其中,初中中学招生人数3.34万人,在校生人数10.5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数2.10万人,在校生数6.98万人。
 
年末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计量检定技术机构16个。监督抽查475家企业6类56种781批次的产品和商品。全年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5.03万台件。全市有气象台站17个。开展121电话天气自动答询的台站1个。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8个。防雹、增雨累计收益面积1.4万平方公里,增雨量0.65亿立方米。全市有天气预报服务网发射Intel网站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1个。全年全市降水量386.2毫米,年平均气温7.9摄氏度,无霜期151天。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中央、省、市三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7300万元。成功举办了新年音乐会,古城灯会,第四届春节文化庙会,春节期间还开展了首届百姓春晚。举办了2014中国·大同雪花啤酒节、大同理想·先锋音乐节、2014中国(大同)国际汽车文化节、第二届城市户外文化艺术大集。全年全市共有群众文化艺术馆12个,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2个,档案馆13个。全市共有广播电视台10座,电视发射、转播台29座,中波发射台1座,调频发射、转播台14座,微波站14座,有线电视网14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8.98%,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49%,有线电视用户48.6万户,数字电视用户40.3万户。
 
全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3099个,床位17368张。其中,医院110个,卫生院14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008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992人,注册护士7391人;疾病预防中心卫生技术人员362人;妇幼保健卫生技术人员233人;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143人。
 
在山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19个大项的比赛中,我市体育代表团以140枚金牌,127.5枚银牌,130枚铜牌,总分4193.5分的成绩获金牌数、总分数全省第二名。全年积极开展体育大拜年、全民健身技能展示等有规模、有影响、示范性强、传统性的群众体育活动40多项。参加了全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展示等比赛。全市承办了第十四届省运会的跆拳道、体操、射箭三项比赛。承办了2014年全国健身气功比赛(山西站)大同展示活动、省运会职工组体育舞蹈比赛、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乒乓球等赛事。举办了大同市首届全民健步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