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04-15 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2015年3月29日)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8.5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78.3亿元,同比增长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0.8亿元,同比增长5.8%。从各产业贡献率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3%,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9%,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4:56.2:24.4演进为19.4:55.1:25.5,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2万元人民币,增长7.7%,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8449美元。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同比上涨1.7%,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1.7%。分类别看,调查的八大类商品价格“六涨二降”。其中,食品类上涨2.6%;烟酒及用品类下降0.2%;衣着类上涨1.2%;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上涨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5%;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5.2%;居住类价格下降0.6%。从流通、生产、建设领域看,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1.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分别下降2.7%和0.7%。
 
年内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低于控制目标0.5个百分点。全市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6.5万人,其中转移六个月以上的12.8万人。全市城镇就业技能培训9036人,农牧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2万人。全市创业培训5512人。
 
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2.0亿元,同比增长7.0%。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44.2亿元,同比增长4.7%;非税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13.3%。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93.8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教育、文化体育传媒、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完成145.5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财政支出7.1个百分点。
 
二、农业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78.9万亩,同比增长2.8%。粮食播种面积515.5万亩,同比下降0.2%;其中,小麦面积114.3万亩,比上年减少24.6万亩,下降17.7%;玉米面积394.3万亩,比上年增加24.9万亩,增长6.7%。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43.6万亩,同比增长5.5%;其中,花葵面积328.3万亩,比上年增加27.4万亩,增长9.1%;油葵面积23.0万亩,比上年减少2.5万亩,下降9.8%;番茄面积13.2万亩,比上年增加0.1万亩,增长1.0%。耕地内种草19.8万亩,同比增长29.4%。
 
全市粮食总产量65.2亿斤,同比增长8.2%。其中,小麦产量8.1亿斤,同比下降17.0%;玉米产量56.8亿斤,同比增长13.1%;杂粮产量0.4亿斤,下降2.7%。油料总产量14.8亿斤,同比增长9.5%。其中,花葵产量13.9亿斤,比上年增加1.2亿斤,增长9.4%;油葵产量0.8亿斤,比上年增加0.02亿斤,增长2.0%。番茄产量14.5亿斤,比上年增加2.6亿斤,增长22.3%。
 
日历年度全市猪牛羊存栏头数773.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6.4%。猪牛羊出栏头数960.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4%。牛奶产量37.9万吨,增长5.9%;山羊绒产量711吨,下降13.4%;禽蛋产量0.9万吨,下降0.5%。
 
全市共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63.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4.0万亩(乔木造林10.0万亩、灌木造林14.0万亩)、飞播造林20.0万亩、封沙育林18.5万亩、工程固沙1.0万亩。
 
年末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506.3万千瓦,增长12.7%;全年农村牧区用电量4.5亿千瓦时,增长0.7%;化肥施用量(按折纯)24.3万吨,下降2.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7%。从所有制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9.7%,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12.0%,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0.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4.2%。从行业看:炼焦业增加值增长72.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7.2%;纺织业增加值增长16.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2.8%。从优势特色产业看: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9.7%;矿产品采选及冶炼业增加值增长10.4%;化学工业增加值增长13.8%;电力工业增加值增长11.3%。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94.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表所示: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68.1亿元,同比增长3.9%。全市具有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共57家,从业人员2.2万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42.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74.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1.2亿元,同比增长17.2%。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控股投资462.6亿元,增长21.9%;集体控股投资15.3亿元,增长44.3%;私人控股投资331.1亿元,下降7.8%;其他经济类型投资132.2亿元,增长1.5倍。从项目隶属关系看:地方项目投资比重较大,占全部投资的97.6%,完成投资919.0亿元,同比增长16.1%;中央项目投资22.3亿元,同比增长8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1.9亿元,同比增长10.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71.1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工业投资468.7亿元,同比增长18.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78.2亿元,同比增长17.0%。从主要行业投资看:农业投资91.9亿元,增长10.6%;采矿业投资93.6亿元,下降6.7%;制造业投资191.6亿元,增长7.3%;电力投资157.3亿元,增长70.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68.4亿元,增长33.9%;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47.8亿元,增长18.2%;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投资40.5亿元,增长15.1%。
 
全年新开工项目946个,比上年增长7.0%。全部建成投产项目997个,项目建成投产率77.0%;新增固定资产751.8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