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全市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业共实现销售额(营业收入)820.65亿元,比2013年增长15.4%。其中批发业销售额308.34亿元,增长15.2%;零售业销售额438.95亿元,增长15.8%;住宿业营业额15.73亿元,增长11.7%;餐饮业营业额57.63亿元,增长15.0%。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3848万美元,比2013年下降17.4%。其中:出口总额11908万美元,下降35.2%;进口总额11940万美元,增长13.9%。
全年全市新签利用外资合同26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07838万美元,比2013年增长70.1%;实际利用外资95679万美元,增长10.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2.17亿元,比2013年增长2.1%。
全年全社会公路货运量4424万吨,比2013年增长10.5%;公路旅客运输量2840万人,增长2.4%;公路货运周转量104.78亿吨公里,增长7.5%;公路旅客周转量14.80亿人公里,增长18.8%。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7.0亿元,比2013年增长8.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5亿元,增长6.8%;电信业务总量15.46亿元,增长8.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5.1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1.0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203.8万户,普及率为89.5部/百人,比2013年增加2.6部/百人。
年末全市共有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53家;旅游景区(点)26处,其中A级旅游景区(点)16处,4A级以上景区8处;旅游星级饭店25家。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374.4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9.2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2365.2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202.64亿元。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26.52亿元,比2013年增长9.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2.45亿元,增长13.0%,其中税收收入59.9亿元,增长8.1%,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4.8%。在主要税种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房产税分别比2013年增长3.9%、10.0%、23.0%、2.8%、4.5%和22.4%;增值税比2013年下降4.6%。全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66.14亿元,增长7.8%。重点支出和法定支出得到较好保障。一是加大对教育、科技、农业等方面的投入,全年全市教育、科技、农林水事务支出增幅分别达到5.5%、11.0%和21.4%。二是更加重视民生,加大对社会保障、卫生、环保等方面的投入,关怀照顾社会弱势群体,全年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6.5%、10.2%和16.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42.33亿元,比年初增加6.2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82.52亿元,比年初增加32.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87.04亿元,比年初增加38.8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19.21亿元,比年初减少3.2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34.75亿元,比年初增加32.58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1.2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2.75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4万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7.78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4.35万人。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和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了100%。
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10个,其中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3个,专项资金3976万元。年内15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8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省级备案,产业集聚区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企业申报的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企业申报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认定,1家企业被认定为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全年有16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10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其中国内领先水平以上达到7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共申请专利593件,授权517件。中科院河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黄河金三角分中心在三门峡市成立。
年末全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9个。全年监督检验工业产品22种177批次,检查食品企业265家,完成计量合格认可10家,完成锅炉定检228台,电梯定检2306台,压力容器定检803台,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总体受检率达95%以上。
年末全市共有天气观测站4个,雷达站3个,卫星云图接收站4个,气象信息电话自动答讯服务系统5套,电视气象服务系统6套,多要素自动气象站31个,单要素自动气象站79个,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大喇叭1006个,特色作物气象科技服务示范园6个,气象电子显示屏46个,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42个,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8套。全年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221次,适时进行人工增雨、增雪、消雹防雹作业166次。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9个,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2个。全市所有的文化馆、图书馆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7个博物馆中有4个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向公众开放。年末全市有市级广播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5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29.83万户,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7.07%,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62%。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8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7个,卫生监督检验所7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12931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2129张。卫生技术人员1377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150人,注册护士5163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258人。农村乡(镇)卫生院75个,床位2322张,卫生技术人员205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人数比上年增长0.49%,参合率99.56%,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
全年共组织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和健身活动1696场次,涉及20余个健身项目,直接或间接参与体育活动人数达93万人次。组团参加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组共获金牌9.5枚、银牌9枚、铜牌14枚,赛会所获金牌总数名列全省第12位;社会组共获得个人一等奖6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19个,团体二等奖7个、三等奖5个,总分460分。成功举办“2014中国·三门峡横渡母亲河”活动,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含港澳台地区)79个城市的115支代表团2658人参加横渡。成功举办“2014中国·三门峡黄河公园专业赛道自行车比赛”,来自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2个城市的120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三门峡市6个骑行俱乐部、20余个文明单位的职工参加体验组骑行。顺利承办河南省第五届万村千乡农民篮球总决赛暨河南省农民篮球赛第二届南北赛区争霸赛,全省28支代表队参赛。新命名省级以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4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2所。批准国家二级裁判员97名,国家二级运动员11名,完成运动员省级注册54人,年末注册总人数达到1628人。射击运动员王策获国家体育运动健将称号,射击运动员严晓琦获国家射击队集训资格,射击运动员赵丽娜和武翠翠入选新一届国家射击队,冲击2016巴西奥运会参赛资格。全市新建“一场两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0个,覆盖率达85%;建设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个,覆盖率达100%;建设社区全民健身路径36条,城区覆盖率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