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年地区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奖11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项,达到自治区先进水平3项,达到地区先进水平7项。获自治区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1项。获地区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地区共有群艺馆、文化馆10个,文化站178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6个,文管所6个,艺术表演团体10个,演出场次1448次,其中农村演出1100次。
卫生和社会服务事业不断改善。年末地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18个,其中医院50个,乡镇卫生院9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79个,村卫生室106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0个。卫生技术人员1236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890人,注册护士3275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2051张,其中医院8679张,乡镇卫生院2566张。
年末共建成体育场馆11个,举办县以上运动会次数55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人数达20980人次,
举办乡镇运动会次数254次,参办乡镇运动会运动员人数60096人次。
年末获得自治区级奖牌231枚,其中金牌78枚,银牌68枚,铜牌85枚。获得地区级奖牌259枚,其中金牌91枚,银牌92枚,铜牌76枚。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地区总人口数为253.0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9.64万人,农业人口为170.24万人,未落常住户口人数为3.17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5.28%。全年出生人口4.32万人,出生率为17.33‰;死亡人口1.77万人,死亡率为6.98‰;自然增长人口2.58万人,增长率为10.35‰。
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53元,比上年增长7.5%。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30元,比上年增长10.1%。
十二、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年末城镇实现就业3.69万人,新增就业岗位2.41万个,普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5.8%,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092人,“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251户,解决就业312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9.24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2.23%;培训各类人员9.28万人,发放职业资格证书3.43万人。
全地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160.76万人(次),征缴基金21.22亿元,待遇支付17.07亿元。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899484(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08127人。其中:全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32674人(其中,在职职工参保人数93249人,离退休人数39425人),征缴养老保险费100383万元。新农保参保人数达664629人,征缴养老保险费6426万元,享受待遇130376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43498人,征缴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费641万元,享受待遇人数14342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06861人,征缴基金15560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23251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93772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29479人),征缴基金76389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13608人,征缴基金6842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123090人,征缴基金5971万元。
全地区有3.8万名企业退休职工月人均增加养老金228元。
全地区有155人享受城镇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待遇,支付医疗保险基金56万元。
地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7.07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发放养老金9.05亿元,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为100%;支付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待遇分别为5.15亿元、7544万元、5512万元、2756万元;为144718万名城乡居民发放基础养老金12887万元。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地区原油探明储量14.21亿吨,天然气储量1.1万亿立方米,凝析油储量6239万吨,煤炭(600米以上)储量25.2亿吨,岩盐储量200亿吨,锰矿石储量57.7万吨,磷矿石储量3233.91万吨,铜储量8.7万吨,铝土矿储量52.47万吨。
年末石油地质勘查地区境内累计探明27处油气田(含油气构造),其中有22个油气田已开发,两大油田公司在阿克苏境内生产原油1123.48万吨,同比增长0.41%,天然气生产212.77万吨,同比增长5.24%。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02万亩,合格率100%,退耕还林面积2.4万亩,森林面积1513.05万亩,森林覆盖率6.15%。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项目个数10个,其中自然保护区5个,湿地公园2个,湿地保护项目1个。
年末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总额453174万元,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2769.3吨,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91%,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6%,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78.7%,污水处理厂数8座,垃圾处理站数9个。
经监测,地区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一、二级以上优良天气占68%(异常天气除外);地区监测水体的水质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境内河流、湖库、一般河流、塔河流域农排水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标准以上(含Ⅲ类水质)的占100%,水质均为Ⅲ类标准;地下水、城镇饮用水及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水质状况总体良好。
全年平均气温为10.7℃,年平均降水量88.9(毫米)。
全年地区发生各类事故2339起,较上年增长11.01%,其中,各类事故死亡人数225人,下降2.60%;受伤人数881人,增长36.38%;直接经济损失1259万元,下降1.18%。其中,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6人,下降14.29%;煤炭企业事故死亡人数0人,下降100%;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211人,增长0.48%,消防事故死亡人数1人,下降75%。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为预计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GDP)、总产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国有及年主要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