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锡林郭勒调查队
(2015年3月28日)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盟委、行署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精神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坚持以稳定能源生产为主线,着力提振有色金属、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建材等地方传统产业的活力,努力构建多级驱动、多元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就业稳定”的运行态势。
一、综合
年末全盟常住人口为10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65.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3.26%;农村牧区常住人口为38.2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36.74%。全年出生人口1.00万人,出生率为9.62‰;死亡人口0.58万人,死亡率为5.61‰;自然增长人口0.42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01‰。
初步核算,全年全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0.59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49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605.20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236.90亿元,增长5.7%。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为78.2%;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16.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4.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5.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90476元,比上年增长7.9%,按年末汇率折算人均生产总值约14482美元。
年末全盟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60116人,比上年末增长6.4%。全盟城镇当年新安置就业人员23022人,增长0.1%。其中,安置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35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012人。转移农牧民就业人员103132人,下降6.9%,其中,本年转移就业22439人。劳务输出38805人,下降19.5%。对53户零就业家庭中的74名成员实施了就业援助,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8346人,增长2.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0%,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
城镇常住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1%,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3%,下降1.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每百户主要耐用品拥有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全年全盟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43.44亿元,比上年增长0.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49亿元,增长9.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8.01亿元,增长12.0%。其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0.22亿元,增长58.0%;医疗卫生支出13.64亿元,增长19.2%;住房保障支出8.52亿元,增长15.6%;教育支出24.72亿元,增长2.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11亿元,下降0.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38亿元,下降11.7%。
二、农牧业
全年全盟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5.6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粮食总产量36.00万吨,下降1.8%;油料产量2.01万吨,增长3.7%;甜菜产量2.16万吨,增长3.6%;蔬菜瓜果产量102.97万吨,增长11.0%。
牧业年度全盟大牲畜和羊存栏头数达1469.45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4.7%;牲畜总增645.76万头(只),牲畜总增率达50.4%。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447.76万头(只),良、改畜比重持平。全年肉类总产量26.96万吨,比上年增长2.3%;牛奶产量61.36万吨,增长2.0%;羊毛产量1.19万吨,增长17.4%;山羊绒产量168吨,下降5.1%;禽蛋产量5255吨,与上年持平。
年末全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43.4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5%;机电井数量73070眼,增长3.0%;全年农村牧区用电量1.06亿千瓦时,增长30.2%;化肥施用量(按折纯)1.89万吨,增长15.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38.08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0.7%,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6.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11.7%,集体企业增长21.0%,股份制企业增长11.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1.2%,其它经济类型企业下降24.4%。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0.6%,制造业增长4.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从五大优势工业看,能源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煤炭开采业增长22.2%,石油开采业增长23.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2%。冶金工业增长12.1%,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1.0%,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1.5%,黑色金属冶炼业下降3.6%,有色金属冶炼业增长7.4%。农畜产品加工业增长9.3%,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1%,食品制造业增长49.4%,饮料制造业增长25.0%,纺织业增长36.1%,纺织服装业下降24.5%,皮革制品业下降8.0%。建材工业增长14.3%,其中,木材加工业增长6.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5.6%。化学工业下降44.4%,其中,石油化工业下降26.3%,化学原料及制品业下降49.6%。
从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看,原煤产量1.15亿吨,比上年增长7.8%;发电量384.93亿千瓦时,增长4.0%;原油135.93万吨,增长18.3%;铁矿石原矿544.60万吨,增长0.8%;锌锭11.04万吨,增长8.2%;黄金4787.4千克,增长3.1%;乳制品9.73万吨,增长0.2%;鲜、冷藏肉21.27万吨,增长28.3%;水泥710.33万吨,增长7.8%;花岗岩板材3577.71万平方米,增长12.2%;聚丙烯树脂9.21万吨,下降56.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82.4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实现利润总额10.68亿元,下降83.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16.48亿元,上年为盈利31.74亿元。实现税金总额62.07亿元,下降16.9%。亏损企业亏损额71.15亿元,增长1.5倍。工业产品销售率94.9%,比上年下滑6.6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7.12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全盟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34个,减少2个;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2.53万平方米,下降19.2%;竣工房屋面积61.13万平方米,增长6.8%;房屋建筑竣工率45.7%。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3417万元,下降33.5%;实现税金314万元,下降3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