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5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150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3.3亿元,增长8.9%;中央级收入42亿元,增长2.5%。在地方税收收入中,国内增值税7.4亿元,下降4.9%;营业税32.6亿元,增长19.1%;企业所得税4.6亿元,下降9.8%;个人所得税1.3亿元,增长15.4%。全年财政支出361.4亿元,增长13.1%。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3.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2.1%,交通运输支出增长19.8%,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2.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3%。全年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85.6%,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1959.6亿元,增长14.2%,比年初增加243.7亿元,增长27.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200.1亿元,增长16.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82亿元,增长12.9%,比年初增加123.8亿元,增加额比上年少11.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430.1亿元,增长7.9%;中长期贷款540.4亿元,增长15.3%。年末全市有证券公司分支机构7家。累计开户数10.4万户,当年新增3.1万户。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分支机构36家,其中产险公司17家,寿险公司18家,中介1家。全年保险业保费总收入5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产险公司保费收入18.9亿元,增长14.8%;寿险公司保费收入38.5亿元,增长13.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5年,全市普通高校5所,当年招生14046人,增长4.8%;在校生43496人,增长1%;毕业生12203人,增长10%。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1所(不含技工学校),当年招生31162人。普通高中60所,招生34466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4.81%。普通初中350所,招生60689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93%。小学1009所,招生90589人,小学入学率为100%。
全市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取得市级科技成果20项,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5项,其中获省级科技奖2项。全年申请专利5162件,比上年增长38%,授权专利3025件,增长43%。科技兴农力度加大,全年选派科技特派员860名,创建专家大院95家。2015年,全市产品质量市级及以上监督抽查合格率92.9%(较2014年提高2.9个百分点),实现连续多年上升。新制修订地方标准4项,推进在建的5家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全年新获得强制认证证书134张,涉及29户企业。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含授权)22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8.2万台件。新获得六安市名牌产品33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5年,全市有文化馆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5个,公共图书馆7个,年末馆藏书籍总藏量70.36万册(件),电子图书247.57万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7个,博物馆(纪念馆)11个(含民办1家),年末馆藏文物21575件。广播电视台6家,中波发射台1座,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12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84.64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9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33%。2015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所室)2343个,其中医院29个,乡镇卫生院132个,疾控中心(防疫站)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9个。卫生机构年末床位数7614张,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830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048人,注册护士6854人。2015年,举办第十二届迎春长跑、第五届龙舟赛、全省城市男子篮球联赛、第二届“鑫泰杯”中国(舒城?万佛湖)库钓大奖赛、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安徽分会场活动、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联赛、全国公路自行车少年锦标赛、奥运冠军走进大别山志愿服务等活动。全年组织366名运动员参加13个项目的省青少年锦标赛,获47个第一名、33个第二名、60个第三名。成功承办安徽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开展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申报工作,全市共有38所中小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功主办“红达杯”全市校园足球比赛。体育彩票销量稳中有增,超额完成省体彩中心目标任务。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17.7万人,比上年减少2.8万人。按照户籍人口计算,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3.74‰,比上年下降2.26个千分点;死亡率为3.41‰,比上年下降1.5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0.33‰,比上年下降0.77个千分点。据全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统计,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577.5万人,城镇化率42.58%,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38元,比上年增长7.9%;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224元,增长9.4%,其中食品支出5299元,增长8.8%,衣着支出增长1.6%,交通与通讯支出增长12.3%,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5.2%;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3%,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4.0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4平方米。2015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74元,比上年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049元,增长8.8%,其中食品支出增长6.9%,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4.4%,居住支出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6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6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制度深入开展,2015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35.64万人、失业保险1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35.86万人、工伤保险29.17万人、生育保险22.96万人;合计征缴五项保险基金28.89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发放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05.5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84.76万人;发放失业保险金人数34176人。全年开展创业培训3553人,就业技能培训30337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015年末,全市共有市、县级环境监测站6个。监测的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1.4%。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有3个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1个(霍山县);国家级生态乡镇19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已建成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安徽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安徽舒城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安徽霍山佛子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安徽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77人,比2014年减少2人,下降0.7%。全年共发生火灾事故187起,同比下降28.6%,直接经济损失342万元,与上年持平;火灾无死亡。道路交通事故1100起,同比下降12.7%,直接经济损失424.1万元,同比上升7.88%,死亡255人,同比下降1.16%。工矿商贸及其他类事故20起,同比上升5.26%;直接经济损失1339.2万元,同比下降19.6%,死亡22人,同比上升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