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
九、城市建设与公用事业
路网建设
全年开工建设道路91条,桥涵15座。启动建设源网厂站13个,新建改造各类管线569.6公里。新建停车场25处,预计新增停车泊位1.2万个,已竣工停车泊位8200个。
城市交通
全年共新增公交车653辆;开辟、调整公交线路62条。共有编码公交线路255条,公交车辆6923辆,线路总长度达到5085.9公里,公交年客运量达13.4亿人次,共有出租汽车16572辆,客运量达到5.0亿人次。
保障性安居工程
全年主城六区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24个,开工率达100%,基本完成10912套,基本完成率100%,困难群体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建成回迁房1.1万套,使长期在外临时居住的7020户棚改居民顺利回迁。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全市开通96365物业服务热线,全年新增物业管理面积606万平方米,创建市级以上物业管理示范小区106个,维修老旧住宅734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0%和91.6%。城区新植树木21.6万株,新增绿地66公顷。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89.3%。“三沟”基本实现清水入河,松花江断面水质达到功能区划标准。
供热、供电、供气、供水
全年拆并分散小锅炉594台,新增集中供热能力800万平方米,全市集中供热面积达221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9%;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04.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其中工业用电量92.3亿千瓦时,增长0.3%,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31.6亿千瓦时,下降2.2%,乡村居民用电量17亿千瓦时,增长3%;全市供气管道总长度3589.0公里,天然气用户172.4万户,其中家庭用户171.05万户;水资源总量﹝8﹞136.2亿立方米,总用水量68.7亿立方米,农业灌溉58.7亿立方米,工业生产4.2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城镇、农村)5.5亿立方米。
十、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全市现有科研机构470个﹝9﹞,拥有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9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4.5万人,其中研究人员2.9万人。R&D经费支出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R&D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4%。受理专利申请24787件,增长10.1%;授予专利权12466件,增长34.3%。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725项,成交额82.4亿元,增长5.3%。80项科技成果被授予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奖。
教育事业
全市现有在哈普通高校50所,成人高校12所,具有研究生培养资质的科研机构8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3所,普通高中104所,普通初中379所,普通小学(含农村小学网点)1009所,特殊教育学校18所,工读学校1所,幼儿园1332所。
2015年全市教育机构学生情况
单位:人、%
学校类型
招生
在校生
毕业生
总量
增长
总量
增长
总量
增长
具有研究生培养资质的科研机构
232
-9.0
815
-2.2
242
5.7
普通高校
199932
-2.4
663749
-0.6
200424
7.4
成人高校
6786
-37.9
19364
-26.0
10803
11.8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35700
-13.2
103431
-5.6
38371
-30.8
普通高中
46501
6.8
135668
0.7
46100
0.5
普通初中
66654
-1.5
238355
-1.0
70468
-6.3
普通小学
74400
7.8
421911
2.0
68331
-3.2
幼儿园
69753
11.4
162821
3.6
70556
2.4
特殊教育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