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04-18 青海省统计局
青海省统计局
 
青海调查总队
 
2016年2月25日
 
2015年,面对全省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及各种挑战,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省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一、综合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8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1万人。按城乡分,城镇295.98万人,占50.30%,比上年末提高0.52个百分点;乡村292.45万人,占49.70%。少数民族人口280.74万人,占47.71%。全年人口出生率14.72‰,比上年高0.05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17‰,比上年低0.01个千分点。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8.55‰,比上年高0.06个千分点。全省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102.8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84.65万人。
 
表12015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构成
 
指标名称
 
人口数(万人)
 
比重(%)
 
常住人口
 
588.43
 
100
 
#城镇
 
295.98
 
50.30
 
乡村
 
292.45
 
49.70
 
#男性
 
300.28
 
51.03
 
女性
 
288.15
 
48.97
 
#0-14岁
 
117.10
 
19.90
 
15-64岁
 
427.96
 
72.73
 
65岁及以上
 
43.37
 
7.37
 
#少数民族人口
 
280.74
 
47.71
 
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2417.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8.93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207.31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1000.81亿元,增长8.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252元,比上年增长7.2%。
 
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24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与上年末持平。全年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18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万人次。
 
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其中,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2.2%。
 
表2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名称
 
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2.6
 
食品
 
2.5
 
#粮食
 
2.4
 
肉禽及其制品
 
-0.1
 
 
-8.4
 
 
10.1
 
干鲜瓜果
 
8.7
 
烟酒及用品
 
1.4
 
衣着
 
5.1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4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2.3
 
交通和通信
 
0.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3.1
 
居住
 
3.2
 
全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6.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8%。西宁市新建住宅房屋销售价格下降5.0%,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下降1.8%。
 
全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1.13亿元,比上年下降1.1%。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7.12亿元,增长6.1%;上划中央“四税”收入114.01亿元,下降14.6%。实现增值税68.39亿元,比上年下降32.9%;个人所得税14.25亿元,下降9.2%;企业所得税52.29亿元,下降4.9%;营业税89.61亿元,增长15.1%。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0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节能环保支出增长54.2%,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增长46.3%,城乡社区支出增长37.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7.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24.0%,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7.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8.2%,农林水支出增长7.7%,教育支出增长5.1%。
 
二、种植业和畜牧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58.3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69千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7.0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3.04千公顷。其中,小麦88.21千公顷,减少0.37千公顷;马铃薯90.12千公顷,减少2.78千公顷;玉米27.50千公顷,增加0.50千公顷;青稞43.20千公顷,减少0.28千公顷;豆类26.80千公顷,减少0.23千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7.0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05千公顷。其中,油料144.87千公顷,减少6.01千公顷;枸杞29.59千公顷,增加7.02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49.6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55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02.72万吨,2008年以来连续八年超过百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