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9.84
10.00
-5.05
3.56
5.38
普通小学
3.59
1.48
20.80
2.22
3.14
-9.89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9个(不含省级),公共图书馆8个(不含省级),博物馆(含纪念馆)24个(不含省级),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不含省级)。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9.65%和99.71%,分别比上年提高0.01和0.01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59万户,增长7.2%;有线数字电视用户54万户,增长9.3%。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39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6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2个。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2.9万张,比上年增长16.54%。卫生技术人员3.1万人,增长0.34%。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4万人,增长0.83%;注册护士1.31万人,增长1.08%。
体育:全年获得各类奖牌149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69.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8.96万人,占80.95%,比重比上年提高0.61个百分点;乡村人口70.35万人,占19.05%。按年龄分,0-14岁人口43.8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1.86%,比重比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291.9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9.05%,比重提高0.06个百分点;65周岁及以上人口33.5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09%,比重提高0.02个百分点。按性别分,男性人口188.9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16%;女性人口180.3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84%。
全年出生人口3.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79‰,比上年上升0.1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7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4.71‰,上升0.0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8‰,上升0.11个千分点。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88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156元,与上年同比增长6.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21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940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1.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
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8.7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85.72万人,增长1.5%;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为106.82万人,增长2%;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56.75万人,增长0.9%;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45.92万人,下降0.58%;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45.25万人,下降0.59%;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续保人数为72.78万人。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人数为114.73万人,参合率为98.18%。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总额为4.97亿元,比上年增长0.06%;累计受益214.09万人次。
十二、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
安全生产: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26人,比上年下降0.79%。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63人,下降5.97%。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42人,下降27.59%。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14起,造成224人死亡(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事故死亡92人)、80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0.015亿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3.11人,下降1.89%。
市区全年平均气温11.6℃,平均降水量266.7毫米。
自然灾害:全年农作物累计受灾面积34.09万亩,比上年减少10.93万亩。其中累计成灾面积19.02万亩,比上年减少10.03万亩。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兰州统计年鉴2016》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的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文化产业增加值为年快报数据,增长速度按现价计算。
4.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口径,2010年以后为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口径,但比上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