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
科技和知识产权事业得到加速发展,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全州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30.38%,比上年增长5.25个百分点。全年组织申报国家和省科技项目254项,申报资金1.32亿元,立项162项,立项资金6875.5万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州)1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2个,国家传统知识产权试点县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4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个,省级工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省级创新型企业2个,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个,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6个。其中,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州),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国家传统知识产权试点县,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我州实现零突破。知识产权工作加速推进,全年完成专利申请1409件(其中,发明专利688件),专利授权648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州共有文化馆17个,公共图书馆17个,博物馆24个(其中陈列馆4个),表演团体23个。贵州苗族姊妹节、中国·雷山苗年节、中国·黔东南(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从江原生态侗族大歌节等节日获得圆满成功。全年出版杂志11000册,出版报纸50000份。全州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7个,全州馆藏全宗2327个,馆藏档案卷数952478卷。其中,开放档案全宗1240个,开放馆藏档案卷数255058卷,开放档案件数32314件。
全州电视转播发射台17个,广播电视农村直播卫星用户674417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6.53%,广播综合覆盖率87.47%。全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35.7万户。
全州拥有卫生机构3966个。其中,医院114个,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卫生监督所17所,医学科学研究机构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28个,村卫生室3121个,采供血机构2个,其他卫生机构9个。全州实有医院病床21029张,卫生技术人员20982人。其中,执业医师4705人,执业助理医师1972人,注册护士7969人,药师(士)807人,检验师842人。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我州二级以上运动员增至570人,在省级以上年度冠军赛、锦标赛上获得金牌24枚、银牌38枚、铜牌36枚。全年新增电脑体育彩票网点44个,销售额1.98亿元。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全州年末常住人口348.5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22%。全年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2.53‰,死亡率为6.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58‰。
2015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73元,比上年增长10.4%;全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3元,比上年增长11.8%。
表10年末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拥有耐用品
单位:台
城镇
农村
彩色电视机
111
108
电冰箱
101
93
洗衣机
101
82
摄像机
4
1
家用汽车
28
12
家用电脑
74
19
空调器
30
2
移动电话
280
288
照相机
21
2
摩托车
33
66
十二、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州城镇从业人员327832人,比上年末增加10807人。全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931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500人,困难人员再就业687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117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
表11从业人员情况
单位
绝对数
构成(%)
从业人员
万人
200.69
100.0
其中:第一产业
万人
134.62
67.08
第二产业
万人
23.62
11.77
第三产业
万人
42.45
21.15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
人
11176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
3.3
年末全州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7189人。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数45366人,发放离退休养老金103126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209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28717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1308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78380人;收缴基本医疗保险金66751.57万元,其中,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金614.57万元。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州参合人数达到390.76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37%。全年共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17.5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10.47亿元,地方财政4.37亿元,个人缴纳2.74亿元。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16.15亿元。全年政府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46万人,发放金额1.59亿元;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2.43万人,发放金额9.2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