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八、金融业
银行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09.42亿元,比年初增长17.9%。其中,境内存款1206.90亿元,比年初增长17.9%;住户存款410.63亿元,比年初增长7.4%。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71.19亿元,比年初增长15.5%,其中短期贷款8.54亿元,比年初增长32.4%;中长期贷款86.28亿元,比年初增长30.2%。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705.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利润总额6.67亿元,下降59.6%;不良贷款率5.4%。
保险业、证券业。年末全市共有保险机构21家。原保险保费收入14.00亿元,同比增长43.6%。其中财险7.46亿元,增长57.9%;寿险5.52亿元,增长30.3%;意外险0.33亿元,增长12.3%;健康险0.69亿元,增长39.4%。全市7家证券机构各类证券成交总量达到1798.99亿元,增长1.93倍。
九、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
教育。全市共有各类学校286所,其中,幼儿园98所,普通中小学校179所(小学130所,中学4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职学校3所,进修学校1所,高等院校5所。在校生18.8万人,其中,幼儿园2.13万人,小学6.7万人,中学4.62万人,中职学校0.7万人,高等院校4.6万人。
卫生。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497个,病床位数3012张,卫生技术人员7167人。全市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100%;计划免疫“八苗”接种率98.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8.07‰。
文化体育。全市共有文化艺术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剧场(影剧院)6个,各类艺术表演团队9个,电视台1个,广播站1个,报社4家。电视节目覆盖率为92.1%,广播覆盖率为92.4%。图书馆藏书53.11万册。全市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文化体育比赛336人次,获奖牌(含奖状)92枚。其中,金牌34枚;银牌29枚;铜牌20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全市年末户籍人口57.2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1万人。其中,男性29.23万人,女性28.02万人。按民族分,汉族32.68万人;黎族22.79万人;回族0.92万人;苗族0.40万人;其他民族0.46万人。年末常住人口74.89万人,比上年增加0.70万人。全市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到72.03%。人口出生率14.63‰,死亡率5.63‰,自然增长率9.0‰。
人民生活。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68元,名义增长7.9%。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13679元,增长10.4%;经营净收入4294元,增长7.1%;财产净收入2532元,增长13.0%;转移净收入3183元,下降3.0%。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82元,名义增长7.2%。其中,工资性收入17614元,增长8.9%;经营净收入3713元,增长7.3%;财产净收入3339元,增长11.3%;转移净收入4116元,下降2.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28元,名义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4806元,增长13.1%;经营净收入5527元,增长6.5%;财产净收入703元,增长17.0%;转移净收入1192元,下降4.5%。
社会保障。全市参加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74564人,覆盖率为99.57%;参加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75029人,覆盖率为99.72%;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72441人,覆盖率为98.67%;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75041人,覆盖率为98.69%。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为187459人,98.75%,其中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人数为25072人,覆盖率为97.93%;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162387人,覆盖率为98.88%。实行城乡统一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37263人,覆盖率为99.99%。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口10342人,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实际发放金额5008万元,农村五保户566人。社会福利院1所,拥有床位56张。
十一、节能减排、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
节能减排。初步测算,2015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为0.4172吨标煤/万元,比上年下降2.95%,比2010年下降11.52%,完成“十二五”期间节能降耗目标。空气质量达标率99.7%,良好天数98.1%。地表水达标率90%。城乡环保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积极推进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建设。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渗滤液达标率100%。城镇污水处理厂11个,其中2015年建成1个。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6%。
生态环境。全市自然保护区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9294公顷,其中国家级保护区5568公顷,省级保护区1716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1571.2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717.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5.3%,绿地率达到4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8.96平方米。建成文明生态440个(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覆盖率达到90.2%。森林覆盖率68%。
安全生产。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6人,比上年增加6人,其中,工伤事故死亡人数3人,与上年减少2人;火灾事故死亡人数8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5人。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365起,比上年减少2206起,其中,工伤事故33起,比上年减少3起;火灾事故985起,比上年增加193起;交通事故6347起,比上年减少2396起。
十二、城乡建设和管理
道路交通。海棠湾海榆中线市政道路、月明桥、胜利路改造等道路桥梁开工建设,三环路凤凰机场段进展顺利,红沙隧道公路顺利通车。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433.56万平方米。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全市开通公交车线路56条,行政村通公交车率达到82%。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749辆,全年公共汽车客运总量4807万人次;年末实有出租车2350辆。
公共事业。全市年末供水管道714.95公里,排水管道659.43公里。全年供水总量11583万吨,天然气供气总量7489.5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7650吨。城市自来水普及率9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自来水普及率75.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城市管理。设立2015年为“城市治理管理年”。开展“铁锤行动”,全年拆除违章建筑面积380多万平方米。启动运行市民游客中心,一站式涉旅问题处理平台成立。组建国内首支旅游警察支队,专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治安环境,并由此荣获“2015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探索建立旅游市场治理管理的体制机制,建立7个机制,8个管理办法,划定35项分工,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常态化工作机制已基本建立。围绕让路于民的目标,大力开展交通综合整治,查处各类违规行为。改造、新建了一批停车场,划定大量停车泊位,大力整治机动车违停、电动车乱行。坚持让绿于民、让景于民、让海于民,加强对三亚湾区域和市内主要广场的整治、保洁和绿化,市容市貌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