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多重困难叠加的特殊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积极采取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四川省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同时,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步伐加快,民生持续改善,“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完成。
一、综合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10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77.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4293.2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2132.6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53.9%和4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836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4:48.9:38.7调整为12.2:47.5:40.3。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8266.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占GDP的比重为60.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73.8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0637.9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6154.4亿元,增长9.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9%,居住类价格上涨0.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下降3.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4.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比上年下降3.3%。
表1: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全省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
1.5
1.4
1.6
食品
2.9
2.2
4.1
其中:粮食
2.4
2.6
2.0
油脂
-3.2
-4.9
-0.3
猪肉
11.5
10.4
12.8
鲜蛋
-5.3
-5.7
-3.4
水产品
1.4
0.5
3.3
鲜菜
2.9
2.7
3.6
烟酒及用品
0.1
-0.3
0.6
衣着
1.4
1.2
1.8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0.4
0.6
0.0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2.1
2.4
1.4
交通和通信
-0.7
-0.3
-1.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1
1.1
1.3
居住
0.5
1.2
-0.7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5.4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29.8万公顷,增长1.0%;中草药材播种面积11.2万公顷,增长3.7%;蔬菜播种面积135.0万公顷,增长2.6%。
全年粮食总产量3442.8万吨,比上年增产2.0%,其中小春粮食增产1.9%;大春粮食增产2.0%。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307.6万吨,增产2.2%;烟叶产量22.2万吨,减产1.0%;蔬菜产量4240.8万吨,增产4.2%;茶叶产量24.8万吨,增产6.2%;园林水果产量806.5万吨,增产6.2%;中草药材产量43.9万吨,增产3.7%。
全年肉猪出栏7236.5万头,比上年下降2.8%;牛出栏295.5万头,增长6.0%;羊出栏1698.0万只,增长4.0%;家禽出栏66154.9万只,增长2.3%。禽蛋产量增长0.9%,牛奶产量下降4.7%。
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29.2万公顷。其中,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5.2万公顷,完成退耕还林工程7.2万公顷;年末实有森林管护面积1771.0万公顷。年末全省共有湿地公园43个,其中省级湿地公园19个,国家湿地公园24个。年末森林覆盖率36.02%,比上年提高0.26个百分点。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20.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5%;水产品产量138.7万吨,增长4.5%。
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8万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73.4万公顷。全年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0万公顷,累计838.9万公顷。新解决饮水困难人口471万人。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240.1万千瓦,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400.2万千瓦,增长5.8%。全年农村用电量174.8亿千瓦小时,增长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