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6-04-08 三门峡市统计局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6.72亿元,比2014年增长9.0%,其中住宅投资53.04亿元,下降7.9%。商品房施工面积803.28万平方米,下降6.0%,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39.27万平方米,下降10.3%。商品房竣工面积104.79万平方米,增长26.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0.35万平方米,增长39.4%。商品房销售面积158.52万平方米,增长12.5%,商品房销售额59.06亿元,增长16.3%。“十二五”时期,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长17.9%。
 
全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24亿元,比2014年增长12.9%,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5.5%,比2014年降低1.2个百分点。其中,产业集聚区工业投资528.38亿元,下降1.0%,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为68.4%,比2014年降低3.0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7.9%。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6.86亿元,比2014年增长11.6%。分销售地区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2.06亿元,增长1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8亿元,增长12.0%。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8.25亿元,下降12.8%;零售业零售额329.06亿元,增长11.5%;住宿业零售额3.94亿元,增长1.6%;餐饮业零售额45.61亿元,增长12.4%。“十二五”时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4%。
 
全年全市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业共实现销售额(营业收入)911.35亿元,比2014年增长12.0%。其中:批发业销售额380.65亿元,增长10.7%;零售业销售额452.45亿元,增长12.7%;住宿业营业额17.34亿元,增长11.5%;餐饮业营业额60.91亿元,增长15.0%。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7.2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增长86.9%。其中:出口总额10.9亿元,增长48.8%;进口总额16.3亿元,增长1.3倍。
 
全年全市新签利用外资合同14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97亿美元,比2014年下降72.5%;实际利用外资10.08亿美元,增长5.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8.79亿元,比2014年增长1.7%。
 
全年全社会公路货运量4463万吨,比2014年增长0.9%;公路旅客运输量3230万人,增长13.7%;公路货运周转量149.81亿吨公里,增长6.4%;公路旅客周转量16.16亿人公里,增长9.3%。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6.95亿元,比2014年增长28.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5亿元,增长0.5%;电信业务总量25.4亿元,增长30.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1.1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9.2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180.9万户,普及率为79.2部/百人,比2014年减少10.3部/百人。
 
年末全市共有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57家;旅游景区(点)27处,其中A级旅游景区(点)19处,4A级以上景区12处;旅游星级饭店25家。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687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9.7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2677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225.6亿元。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29.21亿元,比2014年增长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94亿元,增长1.6%,其中税收收入62.57亿元,增长4.5%,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6.6%。在主要税种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比2014年增长3.7%、20.3%、8.9%,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房产税和增值税分别比2014年下降9.3%、20.8%、7.9%和2.4%。“十二五”时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6%。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1.0亿元,比2014年增长3.2%。各级财政着力保障民生,持续加大对社会保障、卫生、城乡社区等方面的投入,切实关怀照顾社会弱势群体。全年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城乡社区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8.5%、24.7%和30.0%。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37.59亿元,比年初增加95.3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55.31亿元,比年初增加69.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71.76亿元,比年初增加84.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78.38亿元,比年初增加59.1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59.12亿元,比年初增加24.37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1.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2.23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48万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7.52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4.6万人。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和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了100%。
 
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8个,其中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6个,专项资金965万元。年内7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省级备案,1家企业申报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通过认定,苹果、黄金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经省科技厅同意组建,河南省黄金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通过省科技厅认定。全年有28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3项;5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共申请专利678件,授权473件。
 
年末全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9个。全年监督检验工业产品15种150批次,完成计量合格认可3家,完成锅炉定检115台,电梯定检3471台,压力容器定检820台,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总体受检率达95%以上。
 
年末全市共有天气观测站4个,雷达站1个,高空气象站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6个,气象信息电话自动答讯服务系统2套,电视气象服务系统1套,多要素自动气象站37个,单要素自动气象站70个,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大喇叭1006个,特色作物气象科技服务示范园6个,气象电子显示屏46个,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42个,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9套。全年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39次,适时进行人工增雨、增雪、消雹防雹作业253门次。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