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6-04-08 许昌市统计局
 
1.9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28.8
 
684.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4.7
 
-4.3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5.2
 
127.5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67.7亿元,增长12.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9.5亿元,增长13.1%。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84亿元,增长12.3%;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23.2亿元,增长14.8%。
 
图5:2010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1.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1.1%,化妆品类增长31.8%,金银珠宝类增长24.0%,日用品类增长17.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6.2%,中西药品类增长14.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4.2%,家具类增长33.4%,通讯器材类下降29.6%,石油及制品类下降8.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9.2%,汽车类增长8.2%。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进出口19.1亿美元,同比下降16.1%。其中,出口17.1亿美元,同比下降15.5%。
 
按出口产品分,发制品出口12.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2.2%,同比下降19.3%;机电产品出口1.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0.1%,同比增长1.6%;鞋类产品出口1.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1%,同比下降10.4%;农产品出口0.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1%,同比下降20.5%;纺织品出口0.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7%,同比下降19.3%。
 
按出口市场分,出口美国7.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2.5%,同比增长4.1%;出口非洲5.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1.8%,同比下降27.4%;出口欧盟1.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8.3%,同比下降7.3%。
 
按出口贸易类型分,全市一般贸易出口13.1亿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的76.8%,同比下降15.8%;进料加工贸易出口3.8亿美元,同比下降3.2%;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出口0.2亿美元,同比下降36.4%。
 
全年全市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家,实际利用外资6.8亿美元,增长14.0%。
 
全年全市新增省外资金项目325个,合同利用省外资金1236.2亿元;实际到位省外资金406.8亿元,同比增长8.8%。
 
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挂牌开检。许昌海关挂牌开关。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市公路里程9025公里。全年全市客运周转量16.7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205.3亿吨公里。
 
全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4.98亿元,比上年增长31.6%。电信业务量45.8亿元,增长25.2%。
 
全年全市A级景区21家,其中,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6家。星级饭店19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6家,三星级饭店8家。旅行社及分支机构104家。其中,法人社46家。2015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214万人次,增长12.0%,旅游综合收入59.7亿元,增长12.0%。
 
八、金融、证券、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33.1亿元,比年初增加200.3亿元,增长13.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17.9亿元,比年初增加149.6亿元,增长15.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57.0亿元,比年初增加190.8亿元,增长16.4%,其中,经营性贷款208.7亿元,比年初增加18.5亿元,增长9.8%。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958.8亿元,比年初增加141.8亿元,增长17.4%,中长期贷款260.9亿元,比年初增加65.1亿元,增长33.2%。
 
年末境内上市公司5家,主板上市企业5家,新三板上市企业13家,全年全市直接融资96.4亿元。
 
年末保险机构累计实现财产险保费收入13.3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34.1亿元,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0.9亿元,健康险保费收入3.3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高等院校4所,职业中等技术学校28所,普通高中29所,普通初中210所,小学1018所;高等学校在校生4.5万人;高中在校生6.9万人;初中在校生16.3万人;小学在校生40.2万人;全市小学、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全部达到100%。
 
年末全市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4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6家。10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专利申请量8097件,授权量352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921件,授权170件。
 
年末全市拥有1个国家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7个省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制订、修订地方标准4项,组织参与起草国际标准16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30项。拥有中国名牌产品8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家,省长质量奖3家,河南省名优产品140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成功获批;设立许昌市检测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十、文化、广播电视、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14个。综合档案馆7个。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共有29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末全市共有广播电台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93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62个;拥有床位18304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7112张;卫生技术人员22501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9262人,注册护士8256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7个,卫生技术人员597人;妇幼卫生机构6个,卫生技术人员1083人。专科疾病防治医院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7个。乡镇卫生院78个,卫生技术人员3743人,床位3235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到所有县市、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385万人,参合率达到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