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6-04-06 三明市统计局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0.22亿元,比上年下降26.3%。其中,住宅投资91.01亿元,下降26.8%;办公楼投资4.99亿元,增长15.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9.21亿元,下降31.0%。
 
“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6976.5亿元,相当于“十一五”时期的2.6倍,五年间投资年均增长21%。
 
五、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4.47亿元,比上年增长9.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89.83亿元,增长9.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4.64亿元,增长11.2%。
 
电子商务交易活跃。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25.24亿元,比上年增长43.7%。“正统网”入驻电子商务企业272家,比上年增加194家。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69.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8.1%,化妆品类增长26.5%,家具类增长17.9%,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17.1%,金银珠宝类增长16.4%,粮油食品类增长11.4%、其中粮油类增长7.8%,日用品类增长11.3%,汽车类增长2%,石油及制品类下降7.1%。
 
“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3.26亿元,相当于“十一五”时期的1.06倍,五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2%。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平稳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131.06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21.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出口117.70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9.07亿美元,增长7.7%;进口13.36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2.15亿美元,下降17.9%。进出口顺差104.34亿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为16.9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76亿美元。
 
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7个,比上年下降32.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6亿美元,增长11.4%。
 
核准备案对外直接投资项目3个,对外投资额0.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2%。
 
“十二五”期间,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8%。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1.2%,进口年均增长7.5%[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较快增长。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04.53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公路通车里程14583公里,比上年增长2.5%。其中高速公路650公里,增长5.6%,漳永高速三明段、莆炎高速三明莘口至明溪城关段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省前列。
 
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18.6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9.7%,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5.90万辆,增长11.7%。轿车保有量10.49万辆,增长11.8%,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9.64万辆,增长13.3%。
 
全市邮政业业务总量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邮政业务收入(不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4.92亿元,增长16.3%;邮政业完成邮政函件业务384.36万件,包裹业务4.34万件,快递业务量1099.10万件。电信业务总量39.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电信业主营业务收入18.87亿元,下降5.7%。年末全市电话用户总数302.86万户,本年累计减少6.71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50.38万户,减少2.9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52.48万户,减少3.80万户。3G4G电话用户132.05万户,本年累计净增44.28万户。全市互联网用户160.50万户,净增12.47万户,其中,固定宽带用户48.24万户,净增4.46万户。移动电话基站1.32万个,增长16.1%。
 
全年接待游客1951.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2%,旅游总收入150亿元,增长14.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5.27万人次,增长0.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48亿美元,增长9%;接待国内游客1946.71万人次,增长13.2%,国内旅游收入147.01亿元,增长14.5%。
 
八、金融
 
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43.1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07.93亿元,增长1.0%。
 
全年内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5.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4.52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11.44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4.52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8.98亿元,财产险赔款5.55亿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34元,比上年增长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9%。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6元,比上年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93元,比上年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8.4%,城镇居民为34.9%。
 
年末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44.75万人,比上年增加1万人。其中,在职32.7万人,离退休人员12.05万人,全部实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20.34万人,比上年增加7.23万人,其中当年缴费城乡居民81.8万人,领取养老金32.52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0.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20.92万人,增加3.0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0.56万人,增加1.78万人。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37万人,增加0.28万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0.88万人,减少0.28万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4.2万人,减少1.53万人;“五保”供养对象0.52万人。
 
年末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增至11937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1.5张。全市建立各类社区服务机构494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站)195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69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393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5998.96万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持续发展。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7689人,在校生24654人,毕业生6962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2292人,在校生6117人,毕业生1681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11万人,在校生3.37万人,毕业生1.74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64万人,在校生4.76万人,毕业生1.67万人。普通初中招生2.51万人,在校生7.52万人,毕业生2.59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36万人,在校生17.64万人,毕业生2.50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27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0.2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