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6-04-05 黄山市统计局
 
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状况为优,8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Ⅱ~Ⅲ类,长江流域总体水质为优,3个监测断面水质为Ⅱ类。全市湖库总体水质状况为优,5个监测点位水质为Ⅰ~Ⅲ类,其中太平湖水质类别为Ⅰ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年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区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2.5分贝,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6.2分贝。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年末森林覆盖率82.9%,当年造林面积1472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06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1667公顷;退耕还林面积904公顷。
 
全年各类安全生产事故658起,比上年同期下降1.35%,死亡106人,比上年同期下降3.64%;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79人,比上年同期下降20.67%;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37人,下降4.09%;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人数为2.17人,下降1.36%。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出生人口14711人,出生率9.96‰,比上年下降0.34个千分点;死亡人口8539人,死亡率为5.78‰,比上年下降0.57个千分点;全年自然增长率为4.18‰,比上年上升0.24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47.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9.28万人。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37.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6.34万人。
 
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55元,比上年增长9.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26元,增长8.4%,从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来看,人均工资性收入15199元,增长8.1%;经营净收入3853元,增长7.4%;财产净收入1601元,增长12.2%;转移净收入5574元,增长8.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765元,增长7.1%,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3.9%,衣着增长2.8%,居住增长7.6%,生活用品及服务增长16.7%,交通和通信增长16.1%,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下降3.2%,医疗保健增长20.2%。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2%。人均拥有房屋面积46.3平方米。
 
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72元,比上年增长8.5%,从农村常住居民收入结构来看,人均工资性收入4786元,增长6.7%,经营净收入4627元,增长8.7%;财产净收入171元,同比增长44.7%;转移净收入2288元,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723元,增长7.4%,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5.0%,衣着增长11.0%,居住增长12.3%,生活用品及服务增长11.2%,交通和通信下降0.8%,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增长1.8%,医疗保健增长12.4%。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3%。期末人均拥有房屋面积56.2平方米。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5507人,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941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1%。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55万人,比上年下降1.4%,其中:参保职工15.00万人,下降3.9%,参保离退休人员5.55万人,增长5.7%。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39.84万人,比上年下降1.1%,其中:职工参保18.95万人,增长2.0%。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30万人,比上年下降0.5%。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2.01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农民工3.5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1.33万人,增长0.6%。五项社会保险参保93.03万人次,征缴五项社会保险金额15.40亿元,增长7.4%。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23个,增长4.5%,床位数2167张,增长19.6%,收养人员690人,增长30.9%。年末1.72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056万元;3.71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8948万元;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7091人,农村低保覆盖率3%。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54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609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4、由于统计制度的变化,从2014年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口径和范围有所调整,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口径改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