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9.51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住宅投资64.41亿元,下降9.5%。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762.77万平方米,下降1.7%;竣工面积172.44万平方米,增长20.6%;销售面积172.65万平方米,增长3.5%,其中:住宅销售131.38万平方米,下降5.4%,商业营业用房销售22.02万平方米,增长83.9%。商品房销售额111.24亿元,增长1.9%,其中住宅销售额89.56亿元,下降3.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14.47亿元,增长44.7%。
全市共开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5140套,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9.5%,其中公共租赁住房1782套,棚户区改造3358套。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4374套,竣工3576套,交付入住2069套,新增发放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856户。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98亿元,比上年增长9.4%。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59.75亿元,增长7.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5.39亿元,增长5.7%;商品零售154.37亿元,增长7.1%。按类值分:粮油、食品类增长15.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8.0%,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增长0.2%,汽车类增长9.5%,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6.2%。
全市共有成交额超亿元的各类市场22个,摊位数7473个,实现成交额268.53亿元,下降4.2%。成交额超十亿元市场有9家,与上年持平。
全市共培育电子商务产业基地27个,入驻电商企业419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29家。全年共实现网络零售额66.88亿元,增长90.2%;居民网络消费76.43亿元,增长51.1%。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4.1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8%。其中:出口32.92亿美元,增长14.1%;进口11.21亿美元,下降28.3%。
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789家,比上年增加18家,其中当年新启动出口业务企业141家,减少18家。全年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上企业323家,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71家,增加2家。
全市出口排前三位的市场依次是:欧盟、东盟、美国。对欧盟出口5.31亿美元,增长13.8%;对东盟出口4.69亿美元,增长35.2%;对美国出口3.42亿美元,增长37.6%。对这三大主要市场出口额合计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0.8%。
在主要商品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10.30亿美元,增长21.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2亿美元,增长45.8%;化工医药产品出口8.23亿美元,增长17.9%;服装、纺织品出口3.33亿美元,增长13.3%;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家,合同利用外资1.0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3%;实际利用外资0.6亿美元,下降14.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8.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9178.23万吨,比上年下降0.2%,其中:铁路240.15万吨,下降25.1%;公路8936万吨,增长0.7%;水运2万吨,下降45.4%;民航799.7吨,增长27.0%。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5102.97万人,比上年下降5.5%,其中:铁路390.45万人,增长50.8%;公路4687万人,下降8.3%;水运4.25万人,下降2.1%;民航21.27万人,下降3.6%。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8.18万辆,比上年增长15.1%,其中:载客汽车24.31万辆,增长20.6%;载货汽车3.23万辆,下降10%。私人汽车25.23万辆,增长17.6%。全市摩托车拥有量23.56万辆,下降5.2%。年末共有城乡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332辆,运送乘客10267.6万人次,其中城市公共汽车539辆,运送乘客6539.2万人次。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96.56%。年末共有出租汽车848辆。
年末各类公路里程8181.7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7.32公里,一级公路321.19公里,二级公路717.47公里,村道4022.29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9.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51亿元,增长1.3%;通信业务收入18.34亿元,增长17.5%。全年邮政传送函件886万件,包件3.66万件,累计订销报刊4272万份,订销杂志201万份。年末全市共有快递企业52家,全年实现业务收入4.51亿元,增长61.2%;快递收件4740.60万件,增长55.2%,其中国际收件5.60万件,增长88.5%;快递派件3882.1万件,增长59.2%。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43.05万户,比上年减少5.51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87.87万户,增加7.48万户。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129部/百人。互联网用户56.80万户(不含手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1.9%。
全年旅游总收入28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4370.17万人次,增长16.4%,国内旅游收入284.35亿元,增长20.0%;入境的旅游者11.99万人次,增长0.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929.47万美元,下降13.5%。在入境的旅游者中:外国人4.46万人次,增长0.5%;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7.53万人次,增长1.2%。全市拥有星级宾馆饭店38家,客房总数4025间。至年末,全市共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4个,3A级景区13个,其中年内新增七彩长虹景区、仙霞关景区、衢江盛世莲花农业观光园3家4A级景区。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完成金融业增加值79.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38.0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3%,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722.14亿元,增长6.0%。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594.40亿元,增长8.5%,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584.02亿元,增长8.9%。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897.45亿元,增长12.0%。
年末共有证券营业部20家,比上年末增加3家,全年证券交易量9920.27亿元,比上年增长260.7%;实现佣金收入5.92亿元,增长240.1%;期末保证金余额24.27亿元,增长85.0%;托管市值378.37亿元,增长207.9%;实现利润7.57亿元,增长583.3%;新开证券帐户72639个,增长547.3%。年内全市与券商签约企业70家,其中14家已在新三板挂牌成功,分别为:东方股份、美安普、中泰环保、希尔化工、天子果业、科润电力、特美新材、康德药业、金昌纸业、爱丽莎装饰、恒达新材、龙威新材料、凯丰新材、大盛纸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