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幼儿园450所,全年招生44776人,在园幼儿78840人,毕业幼儿39018人。
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84%;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升学率98.5%;初中毕业升入高中升学率62.1%。
全地区组织申报2015年自治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8项,争取立项实施24项。向社会征集2015年地区科技兴阿及中小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127项,经过对项目实地调研,经科技局局务会审议筛选出45个项目推荐专家组评审,同意立项42项。
全年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项目经费资金支持1047万元,地区本级科技兴阿项目经费430万元。
年末申请专利452件,其中发明申请113件。
全年地区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奖14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项,达到自治区先进水平5项,达到地区先进水平8项。获自治区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1项。获地区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地区共有群艺馆、文化馆10个,文化站86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5个,文管所9个,艺术表演团体10个,演出场次1486次,其中农村演出1446次。
卫生和社会服务事业不断改善。年末地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32个,其中医院52个,卫生院9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8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960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426人,注册护士3677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2327张,其中医院8954张,乡镇卫生院3267张。
年末共建成体育场馆6个,举办县以上运动会次数101次,获得自治区区级奖牌59枚,其中金牌27枚,银牌13枚,铜牌19枚。获得地区级奖牌69枚,其中金牌24枚,银牌23枚,铜牌22枚。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地区总人口数为284.85万人(含阿拉尔市31.8万人)。其中,地方总人口数为253.05万,城镇人口为83.04万人,乡村人口170.07万人,未落常住户口人数为3.17万人。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7.18%。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6.55‰,死亡率9.74‰,增长率6.81‰。
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87元,比上年增长11.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1457元,比上年增长7.8%。
阿克苏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6%。其中,食品类同比下降4.1%;烟酒类同比增长4.5%;衣着类同比增长4.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同比增长1.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同比增长0.3%;交通和通讯类同比下降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同比增长3.7%;居住类同比下降0.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9%。
十二、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年末地区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06%;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8.7万人(次);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809人,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24小时动态清零;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3%;培训各类人员10.1万人(次)。
全地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168.86万人(次),征缴基金23.7亿元,待遇支付19.29亿元,新增发放社会保障卡7.3万张。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954693(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33927人。其中:全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36484人,征缴养老保险费11.38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33927人,征缴养老保险费3.38亿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10073人,征缴基金1.27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67136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95726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71410人),征缴基金9.81亿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126396人,征缴基金0.6亿元。
地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9.29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发放养老金11.05亿元,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为100%;支付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待遇分别为70139万元、2280万元、6004万元、3929万元。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地区原油探明储量14.21亿吨,天然气储量1.1万亿立方米,凝析油储量6238.9万吨,煤炭(600米以上)储量38.37亿吨,岩盐储量216.63亿吨,锰矿石储量26.4万吨,磷矿石储量3233.14万吨,铜储量30.88万吨,铝土矿储量128万吨。
年末阿克苏地区境内已累计探明27处油气田(含油气构造),其中有22个油气田已开发,两大油田公司在阿克苏境内生产原油1101.87万吨,同比下降1.92%,天然气生产218.47亿方,同比增长2.68%。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6.85万亩,合格率95.35%,森林面积833.89万亩,森林覆盖率6.8%。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项目个数11个。保护区面积142.72万公顷,占区域面积10.77%
年末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总额48328万元,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2299吨,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90%,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5%,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73%,污水处理厂数8座,垃圾处理站数9个。
经监测,地区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一、二级以上优良天数为199天,沙尘影响天气58天,优良比例为64.8%(异常天气除外);
地区监测水体的水质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境内河流、湖库、一般河流、塔河流域农排水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标准以上(含Ⅲ类水质)的占100%,水质均为Ⅲ类标准;城市饮用水达标率为91.67%,水质状况总体良好。
全年平均气温为13.2℃,年平均降水量88.1(毫米)。
全年地区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952起,较上年下降16.55%,其中,各类事故死亡人数205人,下降8.89%;受伤人数727人,下降17.48%;直接经济损失2625.08万元,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0.51%。
其中,工矿企业(不含煤矿)事故死亡人数6人,死亡人数与去年持平;煤炭企业事故死亡人数4人,增长4倍;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57人,下降7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