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6-05-08 阿坝州统计局
 
消费市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按销售单位经营地统计:城镇实现零售额58.02亿元,乡村实现零售额17.99亿元,分别增长12.5%、9.1%。按国民经济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7亿元、46.46亿元,增长7.7%和12.4%;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10.85亿元、11.7亿元,增长12.8%和10.2%。
 
七、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60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4.4%,其中:出口2655万美元,进口945万美元,分别下降1%、54%。全年招商引资续约项目150个,新签项目26个,累计到位州外资金7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6万美元。在第十五届西博会上共签订投资项目36个,签约金额达329亿元。
 
八、旅游业
 
全年接待游客3230.5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5.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3%、17.4%。其中,入境游客11.11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1830.13万美元,分别下降25.1%和42.8%。九黄机场进出港航班12892架次,旅客吞吐量142.15万人次(其中,进港71.73万人次,出港70.42万人次),分别下降18.4%和16.4%。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年末,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税收收入16.66亿元,增长6.0%;非税收入15.01亿元,增长16.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5.25亿元,增长11.9%。其中:交通运输增长10.6%,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31.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9%,节能环保支出增长8.8%,住房保障性支出下降30.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下降8.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4.9%。
 
金融。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6.67亿元,增长13.30%,各项贷款余额221.63亿元,增长7.8%,其中:短期贷款14.85亿元,下降59.5%;中长期贷款51.05亿元,下降69.1%。
 
保险。全年保费总收入5.1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人身险1.35亿元,增长26.1%;财产险3.82亿元,增长14.2%。已决赔案件数8.2万件,增长95.2%;已决赔案件金额2.52亿元,比上年增长58.1%。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4]。年末,全州有大专院校1所,专任教师410人,在校生6765人,招生2728人,毕业2312人;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4所,专任教师359人,在校生3247人;小学264所,专任教师6304人,在校生63073人;初中57所(含九年一贯制12所),专任教师3940人(含完全中学初中部分),在校生44687人;高中19所,专任教师1281人,在校生16039人;幼儿园322所,在园幼儿2787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全州在校“9+3”学生4450人,毕业2926人,“9+3”毕业生就业率达96.7%。
 
科技。全年获批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1家。年末,全州有省认定的新材料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创新型企业24家,州民营科技企业78家。全年申请专利135件,专利授权126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州文化系统有国有文化机构256个,其中:国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4个,文化站219个,博物馆(纪念馆)8个,公共图书馆14个,图书馆书籍总藏量56万册。有农家书屋1353个。有州广播电视台1座,县广播电视台13座,有线电视用户10.09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9.7万户。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2.0%和98.1%。
 
卫生。年末,全州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649个,其中:医院28个,卫生院22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个,采供血机构1个,村卫生室1227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435张。有卫生技术人员551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86人,注册护士1603人,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为54.8%。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全州孕产妇死亡率22.32/10万、婴儿死亡率9.49‰,均低于全省民族地区平均水平。孕产妇住院分娩率87.7%,比上年提高了2.87个百分点。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上升1.86%。城乡卫生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提高至64.97%和81.98%。
 
体育。全年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70次,参与人数达7万人次,体育人口比例达7.6%。免费开放体育场馆28万人次。完成225个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91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条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参加全国民运会获集体项目冠军1个。销售体育彩票5514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节能减排。有序推进11户企业清洁生产的中、高费项目改造。组织申报环保项目14个,争取资金13333万元。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8%。
 
环境保护。全州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3座,其中4家已投入运行。全州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和所有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Ⅲ类水域标准;城镇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市噪声平均声效等级≤55分贝;全州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
 
生态建设。全州有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25个,面积226.84万公顷,占全州土地面积的27%。建成16个国家级生态乡镇。
 
安全生产。全年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66起,死亡91人,造成经济损失590.07万元。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3人。
 
十三、人口与城镇化率
 
年末,全州户籍人口总数914106人,其中:男性465704人,女性448402人;农业人口710565人,非农业人口203541人;藏族530833人、羌族169622人、汉族182513人、回族29299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8.1%、18.6%、20.1%、3.2%。
 
年末,全州常住人口总数93.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2万人。城镇化率36.7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9.59‰,人口死亡率4.47‰,人口自然增长率5.12‰。
 
十四、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