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260家,比上年增长12.1%;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07.41亿元,下降7.7%;竣工产值142.93亿元,增长1.5%。全市建筑业企业签订的合同总价款378.99亿元,下降14.4%。“十二五”期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共完成887.88亿元,年均增长15.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扩张明显。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0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746.89亿元,年均增长18.8%。
图3“十二五”期间聊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投资完成740.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占全部投资的35.3%,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仍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工业投资完成1312.91亿元,增长12.9%;占全部投资的62.5%。“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从1.9:71.2:26.9调整到1.5:63.2:35.3,第三产业投资提高8.4个百分点。
投资发展方式逐步改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316.67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增速快于全省14.2个百分点;装备工业投资完成511.89亿元,增长26.5%,增速快于全省15.7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投资完成342.31亿元,增长2.1%,增速慢于全省9.5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较好。房地产开发投资1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增速快于全省10.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393.2万平方米,增长11.6%。“十二五”期间,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706亿元,年均增长15.9%。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921.78亿元,增长10.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38.44亿元,增长12.5%。“十二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2010年的629.96亿元增至2015年的1060.22亿元,年均增长14.6%。
图4“十二五”期间聊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量及增速
城乡市场协同发展。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815.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244.73亿元,增长11.7%,增速快于城镇市场1.6个百分点。
热点商品销售兴旺。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1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5.5%,化妆品类增长19.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4.8%。
对外贸易有所下降。进出口总值50.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3%。其中出口总值25.37亿美元,增长6.3%;进口总值25.37亿美元,下降23.9%。合同利用外资9722万美元,增长175.3%;实际利用外资5680万美元,下降46.6%。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升。年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796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2公里,一级公路538公里,二级公路1157公里。全市完成公路货运量1.66亿吨,比上年增长4.7%;货运周转量402.55亿吨公里,增长0.5%。公路客运量2118万人,下降1.4%;客运周转量15.13亿人公里,增长2.8%。
邮电通信业增长较快。邮政业务总量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电信业务总量16.68亿元,增长6.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7.36万户,其中市话25.07万户,农话12.2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30.58万户,增长0.1%。宽带网用户68.54万户,增长9.3%。
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消费总额14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862.7万人次,增长9.8%;国内游客消费130.2亿元,增长14.1%。接待入境游客5.55万人次,增长3.0%;入境游客消费2516.4万美元,下降0.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税收收入125.69亿元,增长9.4%;非税收收入50.24亿元,增长21.6%。分征收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32.18亿元,增长5.5%;地税部门完成100.05亿元,增长14.4%;财政部门完成43.71亿元,增长14.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6.84亿元,增长21.3%。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3.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5.2%,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83.8%,交通运输支出增长28.9%。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571.93亿元,比年初增加301.49亿元,新增额同比少增37.2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51.20亿元,比年初增加228.4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45.65亿元,比年初增加171.43亿元,少增87.8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337.86亿元,比年初增加141.33亿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实现保费收入74.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6.29亿元,增长14.2%;人身险保费收入48.55亿元,增长41.5%。支付各项赔款与保险金21.40亿元,增长25.5%。其中财产险赔付14.05亿元,增长37.0%;人身险赔付7.35亿元,增长8.1%。赔付率28.6%。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8家。年末,拥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4家),重点实验室58家(国家级1家、省级6家)。全年专利申请1335件,比上年增长58.7%;专利授权299件,增长43.8%。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建设不断推进。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57所幼儿园建设任务;启动市实验幼儿园建设,预计可容纳幼儿900名。义务教育水平提升。临清市、茌平县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县“国检”。年末,全市拥有省级规范化学校63所,市级规范化学校235所。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提升。临清工业学校、东阿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和聊城工业学校正式成为第三批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