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6-05-06 东莞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778.16亿元,增长6.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55.42亿元,增长2.3%。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4.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003.10亿元,增长11.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51.60亿元,增长8.5%。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0.9%;饮料类增长1.4%;烟酒类增长3.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4.4%;日用品类下降0.4%;汽车类增长22.1%。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676.73亿美元(10407.76亿元,增长4.2%),比上年增长3.1%。其中进口639.55亿美元(3972.46亿元,下降1.3%),下降2.4%;出口1037.19亿美元(6435.30亿元,增长7.9%),增长6.9%。
 
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379.63亿美元,增长41.3%;加工贸易出口622.18亿美元,下降5.4%;其他出口35.38亿美元,下降20.3%。
 
按出口的地区分,对亚洲出口540.85亿美元,增长4.7%;对北美洲出口261.31亿美元,增长10.1%;对欧洲出口169.12美元,增长6.2%;对拉丁美洲出口34.27亿美元,增长6.9%;对大洋洲出口13.74亿美元,增长2.9%。
 
全年机电产品出口707.12亿美元,增长1.6%,占出口总额的68.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54.34亿美元,下降3.0%,占34.2%。
 
表四2015年主要商品出口情况
 
全年全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40宗,合同外资金额50.59亿美元,增长17.2%。实际利用外资53.20亿美元,增长17.5%。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6.61亿美元,下降26.6%;专用设备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2.47亿美元,增长4.0%。
 
表五2015年分行业利用外资情况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01.76亿元,增长3.3%。
 
全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5165公里,公路密度209.5公里/百平方公里,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民用)188.14万辆,增长13.9%。其中汽车保有量184.49万辆,增长18.3%。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10469万吨,货物周转量71.69亿吨公里;水路货物运输量4916万吨,货物周转量433.16亿吨公里。全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4928万人,旅客周转量76.92亿人公里;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33万人,旅客周转量2148万人公里。全年港口旅客吞吐量32.42万人次,货物吞吐量13149万吨。
 
表六2015年客(货)运量、周转量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含快递)收入248.98亿元,比上年增长9.2%。邮政发送信函6718万件,邮政特快专递306万件,邮政汇款金额88.24亿元。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98.2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756.75万户,减少6.34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201.74万户,比上年减少3.13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96.44万户,增加5469户。
 
年末全市有星级酒店59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9家。全市有旅行社88家,全年接待国际及港澳台游客373.40万人次,增长4.8%。其中接待外国游客105.02万人次,下降14.0%;接待港澳台游客268.38万人次,增长14.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5.77亿美元,增长0.2%。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825.69万人次,增长16.1%。旅游总收入395.18亿元,增长5.5%。全年东莞组团外出旅游142.87万人次,下降5.3%。其中,国内旅游124.64万人次,下降5.1%;出境旅游18.24万人次,下降6.4%。
 
八、金融
 
全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02.71亿元,增长8.5%。
 
年末全市有各类金融机构127家,其中银行类机构38家(含1家代表处),保险类机构54家,证券期货类机构35家。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9968.80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630.69亿元,下降1.2%。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5980.90亿元,增长7.4%。在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1584.05亿元,增长33.9%;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4.52亿元,下降17.5%。
 
全年股票总成交额37580.21亿元,同比增长195.4%。年末保证金余额206.28亿元,增长27.4%。
 
全年全市各类保险保费收入305.37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9.08亿元,增长16.7%;人寿险保费收入206.29亿元,增长19.2%。
 
九、科技和教育
 
2015年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3家,总数达986家,位居省内地级市首位。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38094件和2682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1166件,同比增长61.55%,占专利申请总量的29.31%,数量排全省第四位;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795件,同比增长72.11%,数量排全省第三位;PCT专利申请量为336件,排全省第地级市首位。科技资源加快集聚,全市新增创新型研发机构4家,总数达27家,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达到36家,其中国家级8家;成功举办2015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全市新增4个省创新科研团队立项,引进总数达到26个,居全省第三;新引进9个市级创新科研团队,总数达到18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我市松山湖高新区被列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结合得到加强,出台《东莞市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实施办法》,大力推进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等工作,7家商业银行为近270家科技企业发放信用贷款超过15亿元,专利质押融资累计贷款1.22亿元。
 
年末,全市有幼儿园949所,同比增加68所,其中,省、市一级幼儿园450所,比上年增加174所。全市有小学327所,在校学生71.93万人,本市户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全市有初中179所(不含完全中学),在校学生20.87万人,本市户籍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5%。全市高中阶段学校共有61所,其中普通高中(含完中和多层次学校高中部)39所,在校生7.89万人,中职学校25所(含技工学校3所),在校生6.97万人。全市有普通高等院校8所,在校学生11.46万人。全年普通高等院校共招收本科、专科学生3.33万人,毕业生2.3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