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十二五”期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原油量价齐跌的巨大压力,面对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的严峻挑战,面对革弊鼎新、正风肃纪的政治考验,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和“三个五”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施策、克难前行,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各项事业成绩喜人。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5.0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745.1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650.2亿元,增长8.0%。全市人均GDP达到60385元,比上年增长7.3%。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7:44.3:3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2%、44.7%和43.1%。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89.7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民营经济收入2869亿元,增长6.3%。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率为12.63%;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率为12.7%。
2015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8(以上年为100,下同),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8%。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涨一降”。其中,食品上涨1.9%、烟酒上涨1.8%、衣着上涨3.3%、家庭设备用品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8%、娱乐文化教育上涨2.3%、居住上涨1.8%,交通通讯下降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73.2,下降26.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91.6,下降8.4%。
全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83.6亿元,比上年下降21.4%;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50.2亿元,下降19.7%。其中,全年完成税收收入30.3亿元,下降24.9%;完成营业税收入7.7亿元,增长4.1%。税收收入占地方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0.4%,比上年减少4.1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82.9亿元,增长6.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4亿元,增长12%;科学技术支出0.21亿元,下降15.6%;医疗卫生支出18.1亿元,增长19.5%;节能环保支出5.8亿元,增长6.7%;教育支出32.5亿元,增长12.5%。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1.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实现农业增加值186.2亿元;林业增加值3.1亿元;牧业增加值90.3亿元;渔业增加值5.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6.7亿元。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3.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9万公顷,下降1.8%。全年粮食总产量737.9万吨,增长3.4%。其中,玉米产量585.5万吨,增长5.9%;水稻产量106.3万吨,下降0.7%。
全年猪肉产量21.4万吨,增长32.9%;牛肉产量4.5万吨,下降10%;羊肉产量1.8万吨,下降18.2%;禽肉产量6.0万吨,下降15.5%。年末生猪存栏145.2万头,增长0.1%;全年生猪出栏237.6万头,增长15.3%。生牛奶产量20.3万吨,增长51.5%。禽蛋产量16.2万吨,增长2.5%。
截至2015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65.5万千瓦,增长7.2%。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数量比上年末均有增加,其中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2.4万台、节水灌溉机械1.3万套,分别增长11.1%和4.9%。全年农村用电量达到5.6亿千瓦时,增长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6.9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中央省属工业实现增加值99.2亿元,下降2.4%,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557.7亿元,增长8.7%。
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五大支柱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450.5亿元,增长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68.6%,五大支柱产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3%。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共实现增加值157.2亿元,增长6.9%。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0.4亿元,增长2.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46.8亿元,下降2.4%;实现利润总额85.2亿元,下降35.2%。
全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79.4亿元,增长8.1%,增幅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长水平2.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16.4亿元,提高2.1%。
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5.6亿元,增长2.8%。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46.1亿元,增长0.4%。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11.0亿元(不含农户投资),比上年增长12.2%。
在不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中(下同),第一产业投资102.7亿元,下降11.6%;第二产业投资767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投资441.3亿元,增长33.7%。
全年完成工业投资766.4亿元,增长6.4%;全年民间投资达到1022.0亿元,占不含农户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78.0%,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全年新建项目完成投资556.1亿元,增长35.1%;扩建项目完成投资288.0亿元,增长11.8%;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410.2亿元,增长5.7%。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0.3亿元,比上年下降37.4%。商品房房屋施工面积605.6万平方米,下降15.6%;销售面积55.0万平方米,下降29.1%;商品房销售额23.3亿元,下降40.3%。
五、国内贸易、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0.0亿元,比上年增长9.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01.1亿元,增长9.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8.9亿元,增长1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幅度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和城镇1.3和1.5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517.9亿元,增长8.8%;餐饮收入额92.1亿元,增长14.3%。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42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出口总值14068万美元,增长19.4%;进口总值204万美元,增长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