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1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56.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5.0%。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5803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2.9%;万元GDP能耗降低率11.8%,超过省下达目标9.8个百分点。
2015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1.14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8.7%。其中工业用电量累计13.81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7.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0.24亿千瓦时,增长35.5%;第二产业用电量13.98亿千瓦时,下降27.6%;第三产业用电量2.7亿千瓦时,增长8.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21亿千瓦时,增长5.3%。
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9.81亿元,比上年下降13.7%。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2.07亿元,下降23.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6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从产业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实现投资39.49亿元,增长6.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6.4%;第二产业实现投资498.55亿元,增长13.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81.0%。其中工业实现投资493.21亿元,增长15.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80.1%;第三产业实现投资77.46亿元,增长15.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12.6%。
全年房地产开发实现投资16.36亿元,比上年下降18.2%。房屋施工面积305.17万平方米,下降13.5%,其中新开工面积43.12万平方米,增长12.3%;房屋竣工面积24.84万平方米,下降58.0%;商品房销售面积34.17万平方米,增长58.3%。全年累计资金到位额19.82亿元,下降38.0%。资金来源主要是以自筹资金为主,占比高达91.2%。
五、国内贸易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74亿元,增长9.4%。按城乡分,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68亿元,增长9.2%;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6亿元,增长11.1%。按规模分,限额以上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2亿元,增长11.3%;限额以下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62亿元,增长8.7%。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的比重为25.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2015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74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实现出口总值15150万美元,增长8.9%;实现进口总值12295万美元,增长16.0%。
2015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增长7.1%,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亿美元,增长94.2%。域外招商引资完成560亿元,增长7.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5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2.9亿元,可比价增长8.0%。全市公路总里程4576.5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0.87公里,一级公路195.79公里,二级公路524.97公里,三级公路73.93公里,四级公路3630.96公里。2015年新建公路188.46公里。
2015年,全市公路货物运输量2221万吨,比上年增长2.2%,货物周转量454255万吨公里,增长4.2%;公路旅客运输量2203万人,增长2.1%,旅客周转量133458万人公里,增长3.9%。铁路旅客运输量53.80万人,比上年下降14.2%;铁路货物发送量149.50万吨,比上年下降52.6%。
2015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24万辆,比上年末增长9.0%,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8.96万辆,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6.02万辆,比上年增长18.2%。
2015年末市区内共有公交车383台(334.7标台),万人拥有7.18标台;出租车1201台,万人拥有25.76台。
2015年,全市实现电信业务总量12.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全市固定电话27.30万部,增长27.6%;移动电话116.80万部,增长7.3%。邮政业务总量9794.35万元,比上年增长4.0%;实现营业收入11665.74万元,增长14.1%;全年发送信函160.99万件,下降10.4%。
2015年,来我市旅游人数达216.07万人,比上年增长15.8%,占全省的比重为1.5%。旅游收入30.96亿元,增长24.9%,占全省的比重为1.4%。
八、金融和保险业
201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8.16亿元,比年初增加56.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住户存款338亿元,比年初增加3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各项贷款余额353.74亿元,比年初增加29.64亿元,比上年增长9.1%。境内贷款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64.09亿元,比年初增加2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市级保险经营主体17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9家,寿险公司8家。所辖县、区机构财险16家、寿险15家。实现保费收入19.12亿元,比上年增长69.5%。其中,财险保费收入3.20亿元,增长4.0%;寿险保费收入15.91亿元,增长94.0%。累计赔款和给付金额1.73亿元,比上年下降0.11%。其中,财险赔款1.33亿元,下降7.6%;寿险给付0.40亿元,下降40.0%。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5年,全市共申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49项,批准89项,项目批复率为59.7%,共争取国家、省支持资金5185万元,争取省级专利资金补贴项目32项。全市获省科技成果转化贡献二等奖2项、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全年专利申请量为189件,其中发明48件,授权量达12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9件。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获批建设。全市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含众创空间)7个;院士工作站4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园区)2个;省级中试中心2个。
2015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院校612所,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学校2所,招生2060人,在校生7258人,毕业生2717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院校11所,招生788人,在校生2426人,毕业生2121人;普通高中9所,在校生18011人,毕业生5914人;初中53所,在校生27119人,毕业生9150人;小学308所,在校生51185人,毕业生8391人;幼儿园226个,幼儿21062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招生58人,在校生311人,毕业生15人。全市初中入学率99.9%,高中阶段入学率98.5%,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