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7-03-16 宁波市统计局
 
民生保障。2016年末全市拥有养老机构272家,比上年增加27家,床位53049张,增长14.2%。年末全市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8万人,低保资金实际支出3.2亿元。市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月人均744元。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为1860元、1660元和1530元三档。年末累计有6.4万名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5.6万名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年末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3898人,集中供养率为98.8%,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1035人,集中供养率为99.7%。
 
保障性安居工程。2016年争取国家棚改政策性贷款270.9亿元,启动棚户区改造542.7万平方米,其中危旧房改造288.6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254.1万平方米,高塘一村、二村、潜龙、正大路等一批备受群众关心关注的危旧房小区得到改造,约2.9万户家庭消除住房安全之忧。
 
慈善事业。2016年市县两级慈善机构募集善款4.4亿元,救助支出4.3亿元,受助的困难群众达42.5万人次。年末全市慈善机构累计募集已达55.0亿元,累计救助支出42.2亿元,受助338.6万人次。
 
十二、生态建设、社会安全
 
生态建设。2016年全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4.7%,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下降13.3%。实现建设项目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全覆盖,全年新增排污权交易89笔,交易金额3105万元,新增有偿使用359笔,金额1.38亿元。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淘汰高污染燃料锅炉827台;淘汰黄标车1427辆,老旧车3.1万辆。推进生态创建工作,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生态区县(市)5个,省级生态区县(市)9个,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96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121个。
 
“平安宁波”建设。2016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10起、死亡394人,比上年分别下降17.1%和7.5%。其中,较大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9人。全市共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药品违法案件2357件,其中大要案45件,罚没款6553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案件87件。全年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事纠纷10.8万件,调解成功10.7万件,成功率达99.1%,防止民间纠纷引起的自杀19件、22人次;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105件、249人次。
 
注:(1)本公报所列2016年的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指:
 
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4)2016年1月1日起,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口径变化,按可比口径进行同比。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万元(不含)的生产安全事故,暂不纳入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