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体育场馆5717个,体育锻炼标准达标人数达334320人。全年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重大比赛中获金、银、铜牌分别为38枚、53枚和33枚(包括非奥运项目比赛)。全市销售中国体育彩票17600万元,增长16.1%。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2016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32.0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9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1.9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36‰;死亡人口1.35万人,死亡率为5.82‰;自然增长率为2.54‰。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5.32(以女性人口为100)。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78元,增长6.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3元,增长5.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355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35元,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297元,增长13.5%。按全市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城镇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1220元,增长6.6%;农村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705元,增长8.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22.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4.2%。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2.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0.6万人,减少1.7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61.6万人,增加0.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30.3万人,增加0.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48.0万人,增加0.2万人,其中,农民工19.1万人,减少3.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31.4万人,增加0.4万人。全市共有144.9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
年末城镇低保人数13130人,减少5843人;农村低保人数41538人,减少23351人;农村集中供养五保户1966人;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2912人。优抚对象15568人,享受定期抚恤557人,享受定期补助13400人。全年共发放最低保障资金2.5亿元。全市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7个,床位数2627张,年收养救助人数1552人。全市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515个。全市福利企业15个,残疾职工250人。福利彩票发行单位1个。全年直接接收捐赠款231.9万元,受益25862人次。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有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4.6万公顷。
全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36天。其中,一级天数68天,增加39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7.35,较上年增长13.4%。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7.5%。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99起,事故死亡109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1039,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1114。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除注明外,本公报所列增加、增长、减少、下降均系与上年比较。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5、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节能降耗指标单独发布。
6、2016年由于农业机械不统计农用运输车,故机械总动力和农机化经营总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较大。
7、全市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等偏上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