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对外经济
实际利用外资80207万美元,增长6.1%。其中,外商直接投资78291万美元,增长17.3%。在外商直接投资中,投向一、二、三产业的外资分别为226万美元、68160万美元和9905万美元。汽车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居前,分别为16231万美元、13581万美元和10169万美元。
从批准、注册情况看,年内新批项目28个,与上年持平;总投资(含增资)124348万美元,下降15.3%。其中合同外资额(含增资)46099万美元,下降34.5%;年内新注册项目24个,注册资本30567万美元,下降30.7%。其中外方注册资本28774万美元,下降34.6%。年末实有三资企业517家。
据海关统计,全市进出口总值332.6亿元,增长10.4%。其中出口总值152.7亿元,增长5.0%;进口总值179.9亿,增长15.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总量10383.6万吨,增长1.0倍;货物运输周转量245.7亿吨公里,增长1.1倍。旅客运输总量3063.6万人,增长79.9%;旅客运输周转量9.2亿人公里,增长78.0%。公路通车里程10684公里,其中,国道703.5公里,省道412.7公里,县道749.2公里,乡公路1710.5公里,专用公路276.2公里,村级公路6832.0公里;按等级分,高速公路通车路程341.8公里,一级路561.6公里,二级路1056.0公里,三级路989.2公里,四级路7735.6公里。全市现有公路桥梁2050座180342米。干线公路大中修完成完成项目16项,完成里程259公里,投资22061万元。完成危桥改造7座,4413米,完成投资627万元。
全市邮政业务收入3.1亿元,比上年下降6.1%。邮电业务收入完成61.1亿元,增长31.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1.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547.6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108.8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260.2万个。
全年共接待游客269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0%,实现旅游收入279.9亿元,增长38.6%。其中,接待国际游客15.5万人次,增长13.4%,创汇4882.9万美元,下降10.8%;接待国内游客2680.2万人次,增长33.2%,创收276.6亿元,增长39.3%。
八、财政和金融
全部财政收入完成595.5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8.7亿元,增长11.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1.1亿元,增长6.1%。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179.9亿元,比年初增加1168.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860.3亿元,比年初增加474.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905.2亿元,比年初增加1484.4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1.1万人,在校生2.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4万人,在校生7.2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2.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初中学校招生5.2万人,在校生14.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8.5万人,在校生43.8万人;全市各类幼儿园在园幼儿14.4万人;特教学校在校生1052人;小学附设学前班在校生4.7万人。2016年高考报名考生1.9万人,其中本一上线人数3023人、本二上线人数7283人;体育、艺术本科提前批上线2075人。
经省科技厅认定的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92家。共争取省以上科技项目209项,获得扶持资金2.02亿元,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97项,资金1.61亿元。登记科技成果77项,其中国际先进2项,国内领先44项,国内先进23项,14项科技成果荣获省科学技术奖,其中技术发明奖1项,自然科学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73项。专利申请4980项,其中发明专利1010项。专利授权3057项,其中发明专利338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9个,艺术表演场所(公有制)6个,群众艺术馆2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4个。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989个,其中医院13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20456张,其中医院拥有15451张,卫生院拥有3934张。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3493人,其中执业医师8079人,执业助理医师2129人。乡镇卫生院90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532人。
农村和城市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75%和90%以上。截止2016年底,全市登记注册各类体育社会组织130个,街道乡镇级体育组织90个,全民健身点2000个;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800人,体育人口159万人,占总人口的35.3%。竞技体育队伍建设全面加强,面向全国引进高水平教练员35人,向省级以上专业队伍输送优秀运动员39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6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8万人。出生人口8.0万人,出生率为17.11‰;死亡人口1.8万人,死亡率3.88‰;净增人口6.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23‰,比上年增长2.65个千分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633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286元,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944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235元,增长5.5%。
各类企业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含省直管县数据)73.4万人,其中在岗职工64.4万人,离退休人员9.0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3万人,其中在岗职工14.3万人,离退休人员5.0万人。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社会发放率和足额发放率均为100%。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含新农合)396.1万人,新增1.6万人。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9.7万人,新增1.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6.2万人,参保率达到99.2%。全市共有5.8万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减少0.3万人。其中,城镇居民0.7万人,农村居民5.1万人。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5.97%,绿地率42.6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0平方米。年末城市道路总长度504.0公里,道路总面积987.4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624.8公里。天然气管道总长度1328公里。供热管道总长度1021公里,城市集中供热面积2568.1万平方米。现有水厂5座,日产水能力16.9万立方米,管线总长度320.6公里,5座水厂全年供水量为4426.9万立方米。市区公交线路36条,运营里程830公里,运营车辆639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