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5769件,比上年增长14.3%;专利授权总量2926件,其中,发明483件,占专利授权量的比重为16.5%。技术市场登记技术合同647份,合同成交金额3.86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3.79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2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2.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3.9%。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政府购买文化惠民演出280场次。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活动520余场次、百日广场文化活动3500余场次,放映公益电影1.13万场次。新增自治区级(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9个、特色文化街区4条。
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743个,比上年下降2.3%。其中:医院12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8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9个,其他卫生机构2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94万张,增长4.8%,其中医院床位数2.64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0.23万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8.35张。卫生技术人员3.83万人,增长7.9%,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4万人,注册护士1.66万人;全年总诊疗2317.55万人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0个。
圆满完成全国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乌鲁木齐赛区的赛事组织和服务保障工作,我市代表队取得12金9银12铜的好成绩。启动乌鲁木齐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建设。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和2016年公安人口年报资料测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51.96万人。
据公安年报资料显示,全市年末总人口267.8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8.46万人,乡村人口49.41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0.93‰,死亡率3.35‰,自然增长率7.58‰。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90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工资性收入20932元,增长7.1%;经营净收入2503元,增长4.9%;财产净收入2342元,增长2.9%;转移净收入8413元,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915元,增长12.8%;其中食品烟酒8089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51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工资性收入4754元,增长21.2%;经营净收入6901元,增长0.5%;财产净收入1862元,增长17.2%;转移净收入2834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423元,增长8.5%;其中食品烟酒4950元,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4%。
十二、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新增城镇就业11.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实施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423名大学生实现创业。帮扶困难群体就业6642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991人。完成各类职业培训12.21万人。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24.17万人,比上年增加11.77万人,其中,在职人员97.57万人,增加8.19万人;离退休人员26.60万人,增加3.5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1.51万人,减少105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8.2%。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06.03万人,比上年增加3.07万人;其中,城镇职工119.71万人,增加1.14万人;城乡居民86.31万人,增加1.9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78.85万人,增加0.7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77.10万人,增加0.54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19.2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69.12万人,增加2.08万人。
连续第12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养老金提高到2839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10元和240元。
年末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0万人,乡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385人。年末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40个,比上年末增加2个;社会福利院床位数5599张,增加746张。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71.6%。
十三、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36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6.04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148.80平方公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29.4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80.20平方公里,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68.60平方公里,公用设施用地21.90平方公里。
城区绿化覆盖面积2.9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1%,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2.83万公顷,增长2.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地率37.6%,提高0.6个百分点。
城市供水总量2.97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5%,用水普及率99.96%。天然气供气总量30.78亿立方米,增长11.0%,燃气普及率99.85%。供热总量6685.06万吉焦,增长12.5%,供热面积15003.3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0100.70万平方米,增长15.6%。
道路长度2314.03公里,增长3.5%;道路面积3345.85万平方米,增长3.8%;道路照明灯13.46万盏,增长4.3%。桥梁179座,增加5座;其中立交桥60座,增加2座。
道路保洁面积3311万平方米,增长9.5%。生活垃圾清运量145.06万吨,增长4.7%;无害化处理量138.81万吨,增长4.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7%。
营业性客货运输车辆6.97万辆。其中,出租汽车1.23万辆;城市公交车辆0.47万辆。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17.29标台。建成BRT6号线支线,新增和优化公交线路30条,试点开通定制公交线路2条。地铁1号线14座车站封顶,贯通区间17.3公里,首列电动客车接车进场。
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治理改造191座。改造换热站116座、老旧供热管网190公里。实施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506万平方米,新增电采暖面积92万平方米,完成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改造1715蒸吨。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1.12万辆。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试点,减排二氧化硫3740吨、氮氧化物7758吨。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246天,优良率达67.2%,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638起,死亡92人。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0.036人,下降20.0%;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054人,增长17.0%;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1.996人,下降24.0%;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