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鸡西市统计局
2017年4月18日
2016年,面对经济下行的严峻考验,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势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1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8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125.8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207.8亿元,增长6.2%。三次产业结构为35.6:24.3:40.1。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3%、25.3%和36.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647元,增长7.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9%。其中,食品烟酒、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分别上涨2.2%、0.9%、1.3%、1.5%、0.3%、0.8%;居住、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下降0.5%、0.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1.2%。
城镇新就业4.24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8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不含农垦系统,下同)11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8%。其中,种植业增加值68.6亿元,增长5.8%;林业增加值9亿元,增长5.6%;牧业增加值28.6亿元,增长9.5%;渔业增加值4.8亿元,增长10.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10%。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3万公顷,比上年下降9.6%;粮食总产量54.7亿斤(按照新口径测算的数据),下降11.6%。
全年肉类总产量13.5万吨,比上年增长5.4%;蛋、奶类产量分别为3.7万吨和5.3万吨,分别下降40.6%和15.1%;水产品产量4.8万吨,增长2.1%。
绿色食品种植基地面积525万亩,比上年增长5%。全市获得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认证个数达216个。
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8.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8.9亿元,比上年增长9%。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42万千瓦,增长4%。拥有农用拖拉机6.6万台,增长3%。全年农村用电量3.6亿千瓦时,增长1.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6.7万公顷,节水田灌溉面积2.5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4.8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26.5亿元,下降5.3%;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0.2亿元,下降16.2%;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49.9亿元,增长8.6%。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32.7亿元,下降5.7%;小型企业完成增加值22.1亿元,增长3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2.7亿元,增长0.1%;实现利税总额10.7亿元,增长644.3%,其中,利润0.8亿元,比上年减亏7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地方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2.3亿元,增长15.5%;实现利税3.9亿元,增长18.5%。规模以上18个行业大类中,有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占全部行业的38.9%,11个行业同比下降,占61.1%。在7个增长的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增长17.6%、6.3%、14.1%、11.1%、27.2%、22.9%和3.9%。从行业贡献率看,四大主导产业为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完成增加值40.9亿元,同比增长14.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66.8%,其中:煤炭行业完成增加值26.8亿元,同比增长17.6%,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134.1%;石墨行业完成增加值5.1亿元,同比增长28.1%,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37.8%;医药行业完成增加值6.3亿元,同比增长11.1%,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18.3%;绿色食品行业完成增加值1.8亿元,同比下降2.6%,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1.3%。
列入统计目录的2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8种产品增长,1种产品持平,14种产品下降。
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8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6%。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的建筑业企业(指总承包及专业承包企业,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8.4万平方米,增长13.5%,其中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占全部的27.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38.3亿元,比上年增长7.0%。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1.4亿元,增长41.8%;第二产业投资105.2亿元,下降4.7%;第三产业投资121.7亿元,增长16.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28.9亿元,下降3.1%,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54.1%。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579个,在建项目中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110个,共完成投资136.3亿元。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3.2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商品房销售面积43.5万平方米,增长35.5%;销售额15.7亿元,增长53.3%。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9亿元,比上年增长9.3%。从地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2.8亿元,增长9.4%;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0.1亿元,增长8.8%。从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7.7亿元,增长6.7%;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53.0亿元,增长9.4%;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5亿元,增长11.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8.5亿元,增长12.8%。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21个类值中有14个比上年增长,7个下降。其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0.2%、家具类下降3.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1.9%、通讯器材类增长7.9%、粮油、食品类增长21.1%、饮料类增长39.1%、烟酒类增长12.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4%、化妆品类增长1.1%、金银珠宝类增长8.1%、汽车类下降3.6%、日用品类增长4.9%、书报杂志类下降14%、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7.7%、其他类增长40.2%。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1.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4.8%。其中,出口1.6亿美元,下降29.7%;进口0.3亿美元,增长10.7%。一般贸易实现进出口0.4亿美元,下降67.7%;对俄贸易1.6亿美元,下降25.6%。私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值1.5亿美元,下降29.4%,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81.3%。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进出口总值0.2亿美元,下降17%。 |